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博物馆视野 | 澳门艺术博物馆

博物馆视野 | 澳门艺术博物馆

阅读量:3628736 2019-10-21



澳门艺术博物馆(Macao Museum of Art),是位于澳门新口岸冼星海大马路澳门文化中心的博物馆,与澳门文化中心共同组成文化地标性建筑物。澳门艺术博物馆于1999年4月启用,成为澳门规模最大的文物艺术类博物馆,主要馆藏包括中国书画、陶瓷、早期西洋绘画及澳门艺术等。
澳门艺术博物馆
澳门艺术博物馆总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展览面积逾4000平方米。博物馆共有5层,1楼设有演讲厅、版画室、绘画室、综合室及视听室;2楼设有大型专题展览厅。3楼主要展出艺博馆馆藏,4楼展品以中国传统艺术为主。
艺博馆的馆藏主要来自澳门贾梅士博物院,藏品包括黑沙海滩出土的陶器及石器、明清广东书画、广东名家篆刻、石湾陶瓷和人物陶塑、19世纪西洋画和澳门现代艺术作品等。

最新入藏作品是岭南画派创始人之一高剑父及岭南现代国画家邓芬的信札文献共38件(套),这批信扎的入藏及后续研究将丰富澳门美术发展史的文献资源。
其他新入藏作品有高剑父的书法《雪中晓发》和关山月的立轴《风雨归舟》,这两件作品均由澳门居民赵不争捐赠。
《风雨归舟》,关山月,1939年
澳门艺术博物馆长期与中国内地文博机构合作办展,如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馆等,亦与其他国家或地区合作举办交流展,从而让公众接触各地区不同时代的艺术。
正在展出
翎靜芳馨——南京博物院藏陳之佛作品展
展览日期:2019-08-24 - 2019-11-17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澳门艺术博物馆一直致力推广中华文化艺术,自开馆以来多次与内地文博机构合作举办大型书画展览,颇有成效。为进一步加强澳宁文博领域之合作和交流,是次与南京博物院合办“翎静芳馨―― 南京博物院藏陈之佛作品展”,展出中国二十世纪工笔花鸟画家陈之佛的作品、创作草图、粉本、素材及器物,期望以较全面的角度介绍陈之佛的艺术,提高公众对中国工笔花鸟画的认识及领略陈之佛独特的艺术精神。
《花荫觅食》1957
《花枝春禽》1947
抒情诗──艺博馆馆藏澳门及葡萄牙艺术家作品展
展览日期:2019-07-13 - 2019-11-04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澳门经济高速发展,澳门本地和来自葡萄牙的艺术家也开始了一场极具诗意的交流历程。通过频繁的重要展览和有效交流,澳门现当代艺术从探索、实验走向开创、发展。这次以“抒情诗”为策展主题,展出逾九十件(套)馆藏优秀作品,包括油画、丙烯、水彩、混合技法、综合材料绘画、雕塑及装置,充分体现出在此期间艺术家的创作成果及丰富的中葡文化内涵。作品来自本土华人和土生葡人艺术家,以及曾定居澳门或曾在澳门举办展览的葡国艺术家,共六十位。

路易士.迪美 (1928-2014) 水底之城 布本丙烯

马若龙(1957 - ) 庇山耶和面具 布本丙烯
缪鹏飞(1936 - ) 无题 混合媒材
前往国际舞台的路上──
澳门与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
展览日期:2019-07-12 - 2019-11-17
“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始创于一八九五年,是当今最重要的当代艺术活动之一,每届均吸引逾百万人次从世界各地前往当地朝圣。二零零七年,澳门艺术博物馆首次获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大会邀请以“中国澳门”名义参展,澳门创作于国际舞台崭露头角,打开了让世界各地观众了解澳门艺术状况的窗口。本年将是澳门第七次参与此项国际艺坛盛会。
十九世纪末,各种大型博览会纷纷出现,而将艺术变成大型博览会,则是威尼斯双年展开的先河。一八九三年,为庆祝意大利国王翁贝托一世与王后玛格丽塔的银婚大典,威尼斯市长建议威尼斯政府筹办一次全国艺术双年展,拟于两年后举行,一八九四年,威尼斯政府决定评选部分意大利艺术家的作品,并邀请部分外国艺术家参展,于是, 首展于一八九五年的威尼斯双年展便从全国性展览扩大为国际性展览,观众多达二十多万人,引起热烈的反响。

第五十八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澳门展区
展览日期:2019-05-11 - 2019-11-10
刘慧德:现形记
Apparition 有现形之意,尤指一种超自然的显现,其拉丁语词源意旨为“圣子显灵”。以Apparition 作为本届中国-澳门展区的标题,既指向澳门这座曾经的天主圣名之城在当下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中的灵光再现,亦预示展览将呈现之光怪陆离的叙事。本次展览展出澳门艺术家刘慧德的陶瓷创作,其作品外型有如一座座遗址与历史残骸,细部则充满道教和神话传说的意象。此题材的挖掘来自艺术家在澳门的成长记忆,并逐渐成为其关注的一种民间视角、经验与立场,探索被遗忘的精神信仰与历史叙事。
 
成长于澳门,刘氏经历了葡萄牙殖民统治的时期以及后来的回归。2002 年澳门开放博彩业专营权,国际资本进驻,这座城市再度成为他者手上被揉搓的土壤。以Apparition 为名,艺术家试图用志怪的方式揭示澳门复杂的身份和历史命运:当国际资本在澳门打造着“威尼斯水城”、“巴黎铁塔”的幻像,艺术家则于威尼斯塑造一座澳门的幻影之城,描摹当下变化的信仰与城市怪象,哀悼此城在发展中失落的地方感与集体记忆。
 
黏土虽脆弱,于此却成为赋权的象征,让个人重夺地方的想象。
艺博馆新入藏作品展 - 高励节
 展览日期:2019-05-10 - 2019-11-10
澳门艺术博物馆成立之初,馆藏主要继承自前市政厅贾梅士博物院,以石湾陶瓷、广东书画、历史绘画及澳门近现代美术作品等系列为主。开馆后通过展览收集、委托创作、购买及捐赠等多方面来源,经过二十年的发展,馆藏具有区域特色的艺术门类有所增加,如反映澳门城市变迁的影像系列及举办“以身观身─中国行为艺术文献展”系列展览所收集的中国行为艺术文献系列等,也有按原来馆藏门类加以丰富及补充的新增藏品。为了让新入藏作品可以尽快展出,本馆特别开辟展区,及时展出新增馆藏,以加强与观众的沟通,让市民可以更多了解艺博馆的新动态。

地址:澳門新口岸冼星海大馬路
联系方式:
电话:(853) 8791 9814
邮箱 :MAM@icm.gov.mo
开放时间:10:00-19:00(逢周一闭馆)
交通路线:
乘坐3A,8,10A,12到新口岸/文化中心(西行);乘坐3A,8,10A,12,17到澳门文化中心(东行)
精彩推荐:
奇域阅读
《国风西行:中国艺术品影响欧洲三百年》
《艺术修养基础》
《艺术即经验》
《美术馆十讲》
《观看之道 Ways of seeing》
《101 Things to Learn in Art School》
《博物馆变迁——博物馆历史与功能读本》
《为了明天的课程:史密森教育研究》
《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品中的100个故事》
博物馆欢乐颂
2019中秋有诗意,就在关山月美术馆
2038年《老照片》特刊喊你来帮忙啦!
穿越20年来看你 听老照片讲故事
竹林中,忽逢桃花林
中国式生活雅趣探访记
自画像——奇域博物馆“美?学?家”儿童艺术展 2018
志愿者导航
培养美术馆公共服务的主力军
这些志愿者让观众更懂展览!
第三届中国设计大展及公共艺术专题展志愿者培训
通识学习+分组讨论+实操分享
一个从汉代开始的传奇
2017UABB志愿者风采
我在UABB观察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
博物馆视野
透纳当代馆
 V&A博物馆
荷兰国立博物馆(Rijksmuseum)
波士顿儿童博物馆
2017UABB公共教育活动诞生记
广州艺术博物院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
深圳市奇域博物馆发展服务中心
深圳奇域博物馆发展服务中心(简称CMS中心)是一个由博物馆、教育、艺术等相关专业的研究人员组建的非盈利机构,专注于博物馆领域的国际交流、学术研究、咨询服务、馆校合作以及公益传播。
团队成员包括资深博物馆从业者、博物馆研究学者、教育学学者、艺术行政、媒体人等。团队自组建以来,为政府、博物馆、艺术机构、学校、社区中心等提供多元文化服务,服务市民人数已超过10000人。中心成员走访了海内外的各种类型的博物馆,通过调研和学习,把各地博物馆行业最前沿的实践进行本土化落地。愿我们的工作可以成为中国博物馆行业走进新时代的助推器。
 
团队与深圳公共艺术中心、深圳美术馆、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深圳画院、OCAT深圳馆、华·美术馆、越众历史影像馆等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深度参与“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连续两届成为官方公共教育活动合作伙伴,第三届“中国设计大展及公共艺术专题展”公共教育合作伙伴,深圳博物馆2019年暑期展览“识骨寻宗——透过骨骼窥视生物演化”公共教育合作伙伴,参与策划的“城市·梦想——深圳地铁美术馆系列展”之“城市记忆”展公共教育活动获得2016年度全国美术馆优秀公共教育项目。

长按二维码关注深圳市奇博物馆发展服务中心(CMS中心)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