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大家的印象中,香港的博物馆大多都是历史博物馆、文化博物馆、科技博物馆等。但其实,香港还有一些小众且个性的博物馆,能让您看见香港丰富的面貌。从电影和茶艺文化,乃至于铁路和赛马,博物馆的选择相当多元化。现在就到香港展开一趟知性之旅吧!
香港文物探知馆
九龙尖沙咀是血拼胜地,然而您只要稍移脚步,便可穿越时光隧道,寻找香港的古物古迹!位处九龙公园的香港文物探知馆,本身便满载着历史。这两幢历史建筑物约于1910年建成,前身是威菲路军营S61及S62座,至1967年,香港政府才收归这片军事用地,发展为文娱康乐用途。

现在,这座外貌古典的历史军事建筑里头已展现崭新的面貌,结合模型、多媒体节目及互动式展品等现代化陈列设备,让香港文物建筑及考古专题充满趣味!

地址:九龙尖沙咀海防道九龙公园如何前往:从港铁尖沙咀站A1出口,沿海防道右转进入九龙公园。香港文物探知馆位于公园的鸟湖旁边。
香港赛马博物馆
香港的马迷众多,由英国人在殖民时期带来香港的赛马活动,今天已成为香港市民生活的一部分。还记得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的时候吗?赛马的比赛可是专门的放在了香港!可想而知,香港人民是有多么热爱赛马这件事啊!

而毗连跑马地马场的赛马博物馆,保存了19世纪中叶至今有关香港赛马活动发展的珍贵资料。展品包括香港三届马王“禄怡”的骨架和“翠河”的标本,另外还有互动游戏机介绍马匹的生命周期等。

地址:香港岛跑马地快活看台2楼如何前往:从港铁铜锣湾站A出口,沿勿地臣街步行往黄泥涌道,步行15分钟。
赛马会气候变化博物馆
位于香港中文大学内的赛马会气候变化博物馆是以气候变化为主题的博物馆。博物馆分为四个常设展区及一个专题展区。

四个常设展区分别为极地廊、卫星遥感及环境监测、香港中文大学的创新研究及香港賽馬會環保天地。博物馆亦会定期举办专题展览,展出有关气候及环境变化的最新资讯、发展,以及富趣味性和多元化的课题。

地址:新界沙田香港中文大学康本国际学术园八楼如何前往:从港铁大学站D出口右转,步行约3分钟即达。
香港铁路博物馆
铁路迷要留意了!在这个金字顶的中国传统建筑内,您可以看到香港铁路交通发展的点点滴滴:旧火车站的古迹和讯号室、窄轨蒸汽火车头、古董车厢、与实物大小相同的电气化火车车厢模型及历史图片等。

快跟着这些旧文物,去追寻昔日铁路的轨迹吧!
地址:新界大埔大埔墟崇德街13号
如何前往:从港铁大埔墟A3出口,经人行地下道前往小巴站,搭乘20A、20C、20K号绿色小巴至大埔综合大楼,车程约2至3分钟,下车后经怀义街沿安富道步行约8分钟。
茶具文物馆
香港公园里的茶具文物馆被称为香港的都巿绿洲,就像吃饱后来杯好茶一样,让人身心舒畅!原为旧三军司令官邸的文物馆,是香港现存历史最悠久的西式建筑,属希腊古典复兴式风格,设计简洁,具英国殖民地色彩。旧三军司令官邸建于1846年,原名“司令总部大楼”,后改为“旗杆屋”;大楼的首个使用者是英国驻港陆军总司令德忌笠少将(后来成为香港第一任副总督,中环的德己立街亦以他命名)。虽然在二次大战时,大楼曾两次遭受日军炮弹袭击,但很快被修复,至1978年前一直是驻港英军三军司令的官邸。

大楼于1984年改建为茶具文物馆,展出历代茶具及茶艺相关文物,并于1995年增建了新翼 ─ 罗桂祥茶艺馆。除了展览以外,茶具文物馆亦定期举办陶艺示范、茶艺活动及讲座等节目。由于外观优雅,又邻近红棉路婚姻登记处,大楼也是不少新人拍婚纱照的热点。

地址:香港岛中环红棉路10号(香港公园内)如何前往:从港铁金钟站C1出口,跟随指示牌乘搭电动扶梯往香港公园。
李郑屋汉墓博物馆
别以为神秘的古墓只能在偏远地区看到,这个拥有近2,000年历史的墓穴便处于公共屋邨中。那是因为1955年政府兴建李郑屋邨时发现古墓,并发掘出58件文物。从墓砖铭文的字体、内容,以及出土文物等推断,墓穴建于东汉时期(公元25至220年),所埋葬的相信是皇室贵胄。

在李郑屋汉墓博物馆,您除了可一睹墓室的“十字形”结构,以及墓砖上的花纹,也可观赏从汉墓出土的陶器及青铜器,了解汉朝文化。

地址:九龙深水埗东京街41号如何前往:从港铁长沙湾站A3出口,沿东京街步行约5分钟。于尖沙咀天星码头巴士总站乘2号巴士,在保安道下车后,转往东京街步行约2分钟。
上窑民俗文物馆
在风景优美的西贡郊野公园里,沿着北潭涌自然教育径走,您会发现一座建于19世纪末的客家村舍 ─ 上窑村。

这里虽然已人去楼空,但置身上窑民俗文物馆的房舍中、看着古老的灰窑和一件件农具及家具,您自然会感受到昔日农家生活的简朴情怀。

地址:新界西贡北潭涌自然教育径如何前往:从港铁钻石山站巴士总站乘92号巴士往西贡墟,车程约50分钟;下车后再转乘94号巴士直达北潭涌。于星期日及公众假期,可在港铁钻石山站巴士总站乘96R号巴士直达北潭涌。
三栋屋博物馆
时至今日,新界不少地区仍保留着独特的围村文化,想了解多一点?可到香港最古老的围村之一—— 三栋屋博物馆。三栋屋博物馆原是典型的客家围村,虽有逾200年历史,仍保存得相当完好。出色的修葺工作更令博物馆获得亚太旅游协会1990年度的“太平洋古迹大奖”。

三栋屋博物馆的建筑布局有如棋盘,左右对称,中轴线上分别建有前厅、中厅及祠堂;两旁分别为四间独立的居室,左右及后排的横屋把整个村庄围拢起来。博物馆设有展览厅和演讲厅,展出古老的家具、手工艺品、农具和客家人的日用品等,同时见证了荃湾由农业区蜕变成现代化巿镇的过程。

地址:新界荃湾古屋里2号如何前往:从港铁荃湾站E出口,按路牌指示步行5至10分钟。
罗屋民俗馆
在高楼林立的香港闹巿间,仍可找到一些古朴风味。这家“罗屋”建于18世纪,是典型的客家村屋,也是目前柴湾硕果仅存的一座清前建筑。

由于原来户主姓罗,故名“罗屋”。到访罗屋民俗馆,让您体验客家人的民俗文化。

地址:香港岛柴湾吉胜街14号如何前往:从港铁柴湾站B出口,按路牌指示步行约5分钟。
美荷楼生活馆
在香港,很多人都是“屋邨仔”(在公共房屋长大的人)。现在,您也可以走进、甚至住进香港昔日的公共房屋,体验这种地道的草根生活!美荷楼前身是安置灾民的徙置大厦,是目前香港仅存的H型大厦,位于第一代公共房屋石硖尾徒置区内。不说不知道,大导演吴宇森小时候也住在这个区。

经过活化后,美荷楼已变身成现代化的旅舍,地面和一楼的“美荷楼生活馆”免费开放。馆内有浴室、卫生间、杂货店及居住单位等复制场景,以及超过1,200件藏品、40多段口述历史,让您了解1950至1970年代香港公共屋邨居民的生活点滴。您也可以到充满老香港情怀的冰室喝一杯,或住进由单位改建而成的房间,里头设有双人房、家庭房和多人房等。

地址:九龙深水埗石硖尾邨41座
如何前往:从港铁深水埗B2出口,沿北河街步行约10分钟至大埔道。看惯了高楼大厦或是青山绿水的香港,不妨换个角度,从最文化与民生的角度,重新发现和挖掘香港的方方面面。或许会有不一样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