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重庆大学“赝品博物馆”何以突破重重把关

重庆大学“赝品博物馆”何以突破重重把关

阅读量:3661597 2019-10-22


第5届 
红网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 选拔赛 
激战 ing……快来参赛!
名家点评 全程公开 最高奖励10000元>戳此了解
“赝品博物馆”何以突破重重把关
■ 刘睿睿(兰州大学)

——本文系红网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10月15日,重庆大学博物馆庆贺开馆的花篮还未搬离,就因一篇《重庆大学耗资670万建了一座赝品博物馆?》文章引起的喧嚣而“闭馆谢客”。曝光的“假得离谱”的赝品让众网友纷纷质疑,原重庆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副院长吴应骑捐赠的赝品,如何突破一众专家的重重把关,该博物馆是如何未经备案便得到重庆大学的拨款筹建?为何审查者们会集体失语,闹出如此一场“愚民”的荒诞闹剧?
早在2016年,宣称“宁吃鲜桃一口,不食烂杏一筐”的吴应骑,在捐赠时就明确表示,捐赠的342件文物都是经过相关专家鉴定的,非常珍贵的文物占到了60%以上。但如今,赝品风波却十分“打脸”。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法规规定,博物馆接受捐赠的程序必须严格遵守捐赠人向博物馆提出捐赠意愿,核查捐赠文物是否真实可靠、来源是否合法,博物馆组织专家对拟捐赠品进行初步鉴定与审查等步骤。“重庆大学赝品博物馆”的建成,究竟是为何让规范与程序流于形式,目前重庆大学已成立专门工作组进行核查,相信不久便能揭露冰山下的秘密。
重庆大学博物馆赝品事件并非鲜见个案,2015年浙江师范大学、2016年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文博机构也曾陷入捐赠文物真伪风波。赝品为何屡次“登堂入室”?
也许,历史学者武黎嵩的一番话,才道出了这背后盘根错节的利益链。他指出,一个学校的博物馆建设,有了一定藏品后可以申请各种保护性经费。建成之后还是一个处级单位,可以解决若干人的职务和一批人的工作问题。需要“政绩”名片的学校、需要人情关系的专家、需要钻营空间的捐献者,在利益关系的勾连下撒谎失信、集体失语、相互包庇。再大的问题有人兜着,再多的毛病有人护着,再假的文物有人捧着。
要想破解博物馆赝品难题,只有将专业审查组织和全民监督的民间力量纳入治理体系,用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方式加以要求,类似的“愚民”荒诞剧才不会再次上演。

<<评论之星·往届赛况>>>
(点击标题查看)
-第4届“评论之星”:中国人大岳永婕-
-第3届“评论之星”: 湖南师大王艳华-
-第2届“评论之星”:华中科大于蕾-
-首届“评论之星”:山西大学王言虎-
<<回复关键词看往期精彩内容>>
评论大赛︱评论之星︱大学生群︱我要投稿︱评论女神︱评论男神︱月度之星︱王昱︱伍瑞冰︱红辣椒︱红辣椒评论︱红网评论︱时评之道︱时评︱研讨会︱时评研讨会︱佳作评选︱杂文︱评论员︱评论媛︱女作者︱女评论员︱时评家︱评论家︱评委︱佳作︱投稿︱信箱
hlj.rednet.cn
长按图片  关注我们

红网红辣椒评论自2001年下半年开办以来,坚持发挥网络媒体优势,广泛反映草根阶层诉求,力求用网络传递理性声音,是当今网络评论中最有影响力和关注度的原创基地之一,先后荣获了十七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十四届湖南新闻奖名牌栏目奖、首届中国新锐媒体评论大奖,并四次被推荐为年度“中国互联网站品牌栏目”。

QQ交流群:136645844
投稿邮箱:hlj@rednet.cn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