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38岁年入百万,销售冠军却在咨询室流泪​:签再多单子,心都是空的​

38岁年入百万,销售冠军却在咨询室流泪​:签再多单子,心都是空的​

阅读量:3666748 2019-10-22



3844字 | 7分钟阅读来源 | 呆瓜开花(fruit-of-resting) 文 | 呆小胖
1
 
他坐在我的对面,默然不语。双眼空洞地看着前方地面,双肩塌陷。修饰得很精致、男性化十足的面容,一览无余地摆着颓丧。 对我来说,这个样子很美——因为他的心,在此时此刻,是顺的。没有挣扎和冲突。这是我们在他的内在世界艰难跋涉一年多之后,才迎来的景象——他终于落回到当下更真实的状态之中,不再无意识地侃侃而谈。 “跟人说话,其实很累。签下再多的单子,心里都是空的。”沉默五六分钟后,他开口说话。眼泪卜漱漱落下。 他叫李强(化名),今年38岁,湖北人。在广州一家知名的房地产企业里做销售。是片区头牌。平均年入百万,最高峰的时候,曾达到300多万的净收入。 他最初因为与领导及妻儿的关系紧张、难以化解,走进咨询室。每周咨询一次。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他一直在逻辑严谨地分析关系中的他人,火眼金睛地指出他人的不可饶恕之处。他的分析精准、精彩,妙语如珠——想必跟他的销售技能一样。
他对咨询室的设置以及工作室的经营状况,也时常提出尖锐而又让人耳目一新的批评。 我的很多营销与管理上的知识,都是这么被他无意中教会的。 我是一名心理咨询师。自小烦恼炽盛,对人的心理充满困惑与好奇。成年后,做了十几年的新闻人。写着别人的故事,愁着自己的心事。后来,为理解自己,索性一头扎进心理探索的苦海中。 所谓久病成医。慢慢地,我被自己的烦恼,训练成了一个能够基本理解烦恼的人。面对别人的心,也能感通一二。很自然地,转行成了一个心理咨询师。 在我看来,心理上最深重的苦,发生在那些找不到自己的根,不得不随着情绪与外境沉浮、不断自我背离的时候。 在长达一年的咨询中,我屡次想把李强从对他人的管控,带回到对自身的觉察之中,无不败北。于是退回本位,静静聆听。 说吧,讲吧,我在心里说,最好讲够,讲透。 果然,在这份自由的表达中,他内在那股不把他人修整到位、誓不罢休的劲头,自动地耗尽了。 有一天,在坐下来之后,他突然感到“没啥想说的”。沉默了半分钟,他低声说:“我其实很孤独”。 “孤独是什么滋味?——感受一下身体。”我问他。转折点来了。 于是出现开头的那一幕。
几分钟后,李强第一次在咨询室里掉泪。 “脑袋很紧很紧,喉咙以下,整个胸腔里边像有一堵又冷又黑的墙,我被困在里边,拼命想挣脱出来,但他们(指关系中的他人)一遍一遍又把我推回去!”一边说,一边嚎啕大哭。 他看到,自己所做的一切,包括一次次换到更好的企业,成为最优秀的销售,挣尽可能多的钱,买更好的房子……都是为了逃脱这堵黑墙。 随着剥洋葱般层层深入,他慢慢意识到,他热情、周到、高效的背后,是深重的社交恐惧。 “我其实很怕跟人交往,对别人充满排斥,恐惧,甚至是充满了憎恨。我跟他们交往,只是为了获益。” 在第二年的咨询中,当他越来越接近真实的自己,并能够深入觉察自己、让情绪自然流动时,他内在的黑墙开始消融,人际关系的紧张与刺痛,也随之改善。 2
在繁喧的现代都市中,李强的案例并不罕见。多少看上去精明能干,充满正能量的人,在人际关系中感到深深的孤独、隔离感。驱策其奋勇上进的,有时是生存的惯性,有时则出于对内在或外在世界的恐惧、逃离。 邓洁(化名)是广州一家银行的中层职员。她成长于一个军人+教师的家庭,家纪严明,“空气都是凝固的”。从父母的目光中,她感到自己“总是在犯错误,几乎没有做对过”。 成年后,在长达20年的时间里,她持续整容。2017年底,因为婚姻第二次破裂,她走进心理咨询室。
46岁的她,看上去只有30岁左右的样子。尽管看不清她的眼神——咨询中的前9个月,她的双眼一直戴着美瞳产品——当然,这并不影响内心层面我对她感受。强势与惊恐作为一体两面,在她心中交替呈现。那滋味,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有多不好受。 她想要弄明白,自己如此努力工作,能挣钱,能持家,又美貌如花,为何还会被两任丈夫出轨。“我到底错在哪里”? 在工作中、人群中,她注重礼仪,行动果敢高效。在她的身上,非专业人士很难把她与“心理障碍”挂钩。但事实上,她已经连续5年服用抗抑郁与焦虑的药物。 她告诉我,从幼年时,她就感到自己“生活在一处悬崖边,稍有不慎,就会跌得粉得碎骨”。 为了避免跌入深渊,她拼尽全力让自己活得“正确”、“高效”、“有价值”、“美丽”……但惊恐越来越甚,身边的人离她越来越远。 她常常深夜从梦中哭醒,忘记自己置身豪宅,只看到荒原万里,旷野无人。 在咨询室里,邓洁显示出较强的表达与宣泄能力,这可以帮助她以最快的速度净化内心;同时也呈现出敏锐的感知力以及极高的悟性。 在长达16个月,每月4-6次的咨询中,她开始一点点看清那些固化的认知对心的摧残,回到当下的真实感受。 在我的陪伴下,她尝试一次次看着自己“跌落深渊”、“步入荒凉的旷野”,再看着自己完好如初地归来。通过这样持续的练习,一次次破解内在的幻像。 咨询9个多月后,她停了抗抑郁与焦虑的药物,也摘下了美瞳产品。 如今每次见她,都可以在她清澈的眼睛里,看到一片生机盎然的世界,仿佛一个刚睡醒的孩子。(注:上述内容发布前已获来访者授权) 3
 
在心理咨询中,我们其实只做一件事:如实觉察,不与当下正在发生的身心现象较劲。 
绝大部分心理障碍,都源于当事人为了保护自己,不由自主地、惯性地背离当下的真实状况。在这样的基础上取得的任何成功,最终都不会被自心悦纳。因为每一次背离,就相当于将自己一点点从根上拨起。一次又一次,直到内在的大树越来越脱离脚下的土地,在风中枯萎。
 
可是生活在纷繁复杂的世间,哪能逃得过自我背离呢?
在全球范围内,精神类疾病已成为非致命性疾病的首要原因。
根据2019年初发布的中国首次精神卫生调查显示,在中国18岁以上人群中,大概有16.6%(加权终生患病率)的人,在一生中至少会遭遇一种精神疾病。这意味着中国有超过2亿国人需要专业的精神疾病治疗。
 事实上18岁以内的人群,精神状况并不容乐观。早前的调查显示,抑郁症已成为青少年第一大致病原因。在全球,自杀已成为这个群体非正常死因的首位。但这个群体需要接受治疗的人数有多少,并无数据披露。 除了遗传的因素外,大部分症状都是在后天的生活中形成的。 在这些重疾之外,几乎所有的人,在一生中都会遭遇心理上的困境,这些困局虽然达不到疾病诊断的标准,却会深深影响当事人的生活与工作质量。“坑洞”太大时,还会长久困住当事人,甚至恶化成精神障碍。 深受心理困扰的,还包括那些身体上遭受重创者。比如癌症患者、某些痛苦指数较高的慢性病、身体突遇重创者,等等。 在中国,约2000万肿瘤患者,都经受着身心的双重折磨。有调查显示,80%以上癌症患者有深度抑郁、焦虑心境。还有研究显示,癌症以及慢病,本身就是心病的显现。 4
 
能提供心理健康服务的专业人士有哪些呢? 三类人:精神科医生、心理治疗师,以及像我这样的心理咨询师。 按照《精神卫生法》第23条规定:“心理咨询人员不得从事心理治疗或者精神障碍的诊断、治疗。” 这意味着,一旦出现心理疾病,当事人要到医院接受精神科医生的专业诊断和治疗。 不过,这存在两个困难: 一、目前中国对精神健康方面的投入还较弱,截至2017年底,精神科医师3.34万人,尚不足以满足医院的需要。 二、精神科医生主要从生物层面治疗精神疾患,比如开药,或者做电疗、磁疗等,并对重度精神疾患病人进行住院治疗。但这些方法,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表层的现象,还不能涉及根本。 心是一个无形无像之物。心出现困顿时,无法像身体的疾病一样,吃几服药,就药到病除。每一个反复显现的心理困扰,都关联着一些根深蒂固的情结,或者叫深层的认知。要从根子上化解这些情结,需要一个向内走的过程。 然而,无论对中重度精神障碍的患者,还是对普通的压力或人际关系困扰者而言,要向内走,都不容易。
5
难在哪里?
 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心灵是身体的主人。养生的关键,在养心——心理健康是健康的根基。 从来访者的角度来看,哪怕有意识要去接受专业而优质的服务,也要看是否具备一些硬性条件。 有人把那些能走入心理咨询室的来访者,称为“四有新人”:有钱,有闲,有“病”、有觉知力。 换言之,钱、时间、觉知力,这三样缺任何一个,都很难得到高质量的心理咨询服务。因为心理咨询是一个心与心相互碰撞、彼此创造的过程——来访者缺乏觉知力,或者缺乏想要转变的动力,都会让工作变得难以深入。 心理咨询师,是个高成本的职业。一个心理咨询师,从获得职业资格认定,到能成熟地接个案,帮人疏通解决内心困扰,需要5-10年系统的学习与深入的自我探索。投入的成本少则20万元左右,多则上百万元——远远高过一个精神科医生的投入(为了认识心的运行规则,我本人为此付出的资金投入,就在百万元上下)。目前,还需要持续投入与学习。 目前在北上广深几个大城市,咨询师的收费从300元/50分钟起步,资深的咨询师收费在600-2000元/50分钟不等。视心理困扰的程度,咨询的次数通常在12次以上,有的需要长达数年、每周一次或数次持续的工作。动辄上万元的咨询费用,使得有条件进入咨询室的人群,注定是少数人。 中国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考核存续了16年以来,近300万人参加了考试,其中逾100万人获得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但据说最终仅有不足十万人从事这一职业。这其中有多少人是成熟有料的咨询师?缺乏公认的可评判标准,公众也难以选择。 此外,还有一个核心的原因在于,目前中国咨询师使用的心理咨询方法,基本上沿自西方的心理学。这些学派分别都探索到了心理世界运行的很多重要规律,但离厘清心理运行之道的全貌,还有不小的距离,也未能真正地涉及根本。因此在解决人的心理困扰上,仍存在各自的局限性。
文中观点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