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环路车流量巨大,尽量快速奔跑,遇到加油站询问加油的事,均答复市区内不给加,需要到私营油站或者出了城之后才行。出了市区,路边加油站加油40元,继续奔跑。
傍晚时分的伊犁,有一点点阴天,这样就会导致夜幕降临比较早,我本想加快速度赶赶路,可是这一段的218国道路窄车多,又经常 经过乡村,所以根本骑不快。
一路向东,陆续过了伊宁、温亚尔、墩麻扎等地,在墩麻扎看到公路下边的河滩草地上,许多维族孩子在开心地踢球,飞快地奔跑,铲球,高声欢笑,看来呀,中国男足的希望就得指望新疆了。

期间经过那些小镇的时候也留心观察了一下是否有看起来靠谱的旅店,因为我这次没有具体路书,对于下一个城镇距离多远也心里没谱,所以如果我看到路边镇子里有可以住宿的旅店,我就会低头看一眼里程表,记住当前的里程数,因为继续往前如果没有住处,我就知道我需要返回多远回到这里。沿途经过的乡村都不大,大概看起来只有国道那一条主街,其余都是小巷,当地居民也多数维族了,几乎看不到汉族。继续前进,天色越发暗淡。很快就到了晚上九点钟。前方是一个公安检查站,我驶近的时候看到路边的警察正好转身往路边走,于是我赶紧加速骑向他,同时按喇叭,他回头看到我,就站在原地等着,我到了他身边,掀开面罩,同他打招呼:
“警官,请问这里距离前边的县城还有多少公里?”
“县城?前边没有县城,县城不在国道上,只有村子。”他的普通话比较硬。
闻听此言,我差点晕了,于是追问:“警官,我想找旅店住宿,那么前方还有多远距离才能有旅店呢?”
他略微思索一下,说:“继续向前走,那些沿路的乡镇也会有旅社,但是都是这样的——”说到这里,他抬手指了指路边的一排简易房,那排平房就在公路边,门口停了两台卡车,墙壁上写了旅店的字样,这不就是路边店么!!!东北管这个叫大车店,是脏乱差的代名词。然后这位警察接着说:“这样的店还是不安全,新疆治安整体上没什么大问题,但是凡事都有个小概率的问题,所以你还是不要再走了…….”他思索了一会儿,说,“这样吧,你在前边的路口,有一个牌子,向右转,通向拜石墩农场,距离这里大概3公里,农场里边有派出所,也有招待所,那里居住的都是汉族人,你去那里住宿吧,绝对安全的。”
眼看着天色越来越暗,估计马上就要黑天了,我决定听从警察的建议,于是道谢,前行,到了那个通往拜石墩农场的路口右转,继续骑行了2公里略多,期间看到了农场的汽车站点和村民活动广场,接着就进了农场中心,看到街道规整,两旁很多小店,继续向前走了百十米,看到右手边的公安派出所,派出所的院子里还有两个人坐在台阶上聊天,于是我停车进去打听招待所的情况。
他们指给我说派出所旁边的二层小楼就是,于是我去找人。进了招待所,黑漆漆的,有一种恐怖感觉,斜对着门的一间小屋子有一点点灯光,我敲门之后,门从里边打开,一个中年男人面无表情地出现在我眼前。
“你好,我要住宿。”我说。
他表现得很不乐意接待住客的样子,懒洋洋地说:“身份证。”
我递给他,他开始给桌子上的古老电脑开机,用了好长时间,然后刷我的身份证,可是联网信息显示我的住宿登记在石河子,还没有办理退房!于是他嘀咕或许是咒骂了一句什么,开始用一支破旧的圆珠笔往一个旧本子上抄写我的身份信息……
“你要住单间还是合住床位?”他问。
我突然灵机一动,长了个心眼,心里想:“这么个远离人烟的农场招待所,肯定只有我一个人来住宿,那么我选择住床位其实也就等于自己住单间,这样肯定还能节省一半费用。”于是回答说:“我住个床位就可以。”
这下,他表现得更不开心,说:“30块。”
于是我递给他一张五十块,他翻了半天抽屉,也没找到20元,于是说:“钥匙先给你,房间在楼上,我过一会儿再给你找钱。”
我拿着钥匙去卸车,把包裹和油桶提上二楼,进了房间放好东西,然后下楼来到户外。村路上偶尔有行人不紧不慢地走过,互相之间也会打招呼聊天,旅店管理员出了门,一直走到十字路口附近的小杂货店,几分钟之后拎着一个塑料袋回来,里边有一桶泡面在晃荡,在旅店门口又遇到了一个村民,对方看了看他的塑料袋,问到:“还没吃饭咧?”“是呢。”他回答,后来,给了我二十块钱。
我毫无困意,又在这村里看不到别的人,于是决定去旁边的派出所,跟那台阶上聊天的两个人聊聊天。
进了派出所的院子,径直来到小楼门口,直接在台阶上坐下,对那两位当地人说:“我来跟你们聊聊天。”他们表现得很欢迎,于是我们三人坐在越来越浓的夜色里聊起来,话题无外乎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骑行了多久?日行多远?计划几天?之类。而我向他们询问的主要是农场的范围?人群构成?民族情况?经营方式?收入情况之类。
二人都是农场职工,类似与水利站或者农技站的站长之类的人物。通过聊天得知这个拜石墩农场就是当年军垦延续下来的,应该是一个连队的延续,在新疆,但凡名称是***团的地方,都是比较正规的大的兵团驻地,而叫做***农场的,其实就是个村子,也是兵团的一部分,多数都是连队建制。比如这个拜石墩农场,就是个村,这里的人都是军垦的后代,几乎都是汉族人。他们的父辈或者祖辈,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军垦边疆,经过了几十年的辛勤繁衍,在新疆扎根至今,当年的一个连已经发展到了如今的3000人左右,生产方式也不是那种集体管理的方式,一样的分田到户独立经营,但是对于人均年收入的问题对方却没有回答。
聊到了很晚,他们提议说:“夜里你的摩托车还是放到派出所的院子里来吧,这样更安全一些。”
原来他们两位也是在这里乘凉聊天的,我最初还以为是派出所的工作人员呢。于是我依据指点先进了派出所值班室,找到值班的小警察,跟他说明情况,他欣然同意,让我把摩托车推进来,停在院子角落里,还不忘了告诉我不要停在树下,否则那满树的鸟夜里会拉屎,我的车会遭殃的。而且明天早晨七点钟就可以取车,那个时候他们的指导员会在院子里跑步。
把车推进了院子,停在警车旁边。决定去找找杂货店,买点水果吃。这几天水果和青菜吃的太少了,唯恐导致体内缺乏维生素。出门在外可以不吃肉,但是基本的维生素还是必不可少的。这就得尽量通过水果青菜来补充。
于是我走到了街边那一排小门面房,找到了一个小杂货店,进去询问之后才知道,村子里自己不生产水果,所以想买到水果只有通过每周六一次的集市,才能买到,平时是买不到水果的!这虽然让人有点扫兴和失望,但是这种几乎原始的方式让我觉得心里舒坦,哈哈,好吧。买不到水果,买两瓶水,回去睡觉。
回到招待所门前,抬头看了看,整个招待所,包括整个拜石墩农场都沉浸在夜色中,除了路灯的微弱光亮之外,几乎一片漆黑。想想也算有趣,我竟然跑到这远离公路的乡村来住宿。
进门上楼,整个儿楼道都漆黑一片,我进了屋子开了灯,想打开电视机一边看一边记日记,可惜,电视机只有这一个频道,节目也固定在这红背景上………..好一个家电下乡,我服了………

而整个招待所也只有一个公用大洗漱间,而且在一楼,于是我不得不抹黑返回一楼,洗脸撒尿,甚至有些惊悚地抹黑再回到楼上来,整个小楼里,只有我一个住客,另一个活物就是一楼的值班员了,这分明有点恐怖片的感觉啊………
小结 第十一天
石河子---拜石墩农场
骑行时间早7:20---晚9:00左右,累计近14个小时
骑行距离:663公里。
经过了赛里木湖,的确值得一看,果子沟大桥也属实壮观。霍城附近卖薰衣草和薰衣草制品的路边摊很多很多,还有一个又一个所谓薰衣草庄园,但是据我目测都是圈地收费的玩意儿,至于路边免费开放可以参观的大片野生薰衣草田地我是一块也没见到。
到访了伊犁河畔,感觉虽然没有任何美景可看,但是可以看出那里是伊宁人的一个休闲寄托,尤其看到有年轻父母带着可爱的孩子在河边游玩拍照,所谓任何阶层任何环境总会有适合自己的休闲以及开心方式吧,觉得他们真的爱这里,那么,老百姓喜欢的,大体都算是好的吧,于是我告诉自己要爱伊犁,爱伊犁河畔。这里虽然没有美景,但是有浓浓的悠闲慢节奏的淳朴生活,甚好。
伊宁向东,本来也有一段高速公路可以走,但是路口有警察,虽然没有暴力拦截,但是善意劝阻,不让我上高速行驶。如果从霍尔果斯直接过来,那么自然就可以直接骑行过去,大概会骑行到墩麻扎或者叫泉子街一带,到了高速公路终点,必须回到218上来了。
伊犁开始的218国道,路面比较窄,双向通行,很多地方经过村落,不断有电动车和农用车出没,还有些路段有浮沙,需要谨慎驾驶,不要大意。路边叫卖西瓜的有很多,大概几毛钱一公斤(新疆售卖物品,都是以公斤论的),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今日花费141元:加油105元,水2元,住宿30元,伊犁河停车费4元。
状态渐入佳境,很好很好,晚安新疆,晚安拜石墩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