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明:与2017年排名比较栏:“—”表示持平,“↑”、“↓”的数字分别表示与2017年相比升降的位数
(1)景气高位省份持续领跑,低位省份稳中求进。
江苏省以较强的工业制造优势持续领跑全国中小企业发展;广东和浙江分列第二与第三,连续多年处于高位,发展态势持续向好。江苏、广东、浙江以及山东等前八位省份的排名与2017年持平,同时新疆等后六位省份的排名也与2017年保持一致,体现大部分省份工业中小企业发展平稳。
(2)省际排名由东向西梯次排列,工业景气区域分化显著。
江苏、广东、浙江及山东构成第一梯队,平均指数在100以上;河南、河北、福建、湖北、安徽、四川、上海等7个省份的指数在40-100之间,构成第二梯队;辽宁、湖南、江西等8个省份的指数在20-40之间,为第三梯队;重庆、广西等其余12个省市为第四梯队,指数都低于20。总体看来,2018年中国省际工业中小企业景气指数差异仍然显著,虽较2017年江苏与西藏省际间差距(139倍)略有缩小,2018年最高的江苏(151.66)与最低的西藏(1.10)差距仍达137倍。
(3)加权指数小幅上升,工业增速压力犹在。
2018年全国工业中小企业加权平均指数为82.71,较2017年小幅上升了1.22%,表明全国工业中小企业运行总体平稳,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但是,除第一梯队外,全国大部分省市的中小工业企业景气指数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准,说明中国工业过剩行业去产能的任务依然艰巨,投资增速仍然存在向下调整的压力,出口需求的改善也面临一定不确定性,工业增速存在一定的下行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