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故事·明皇子朱栴与《贺兰晴雪》
原野/文
据有关史料记载,朱栴(音zhān )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六子,洪武十一年(1378年)出生于京城应天府(今江苏南京市),母亲是明太祖的妃子余贵人。
洪武二十四年,13岁时被封庆王(1391年),洪武二十六年,15岁的朱栴(1393年),离开京城南京来到西北,“受命西来,之国庆阳”。
洪武三十四年(1401年),朱栴奉命移居宁夏长住(今宁夏银川市),正统三年(1438年)病逝,终年61岁,葬于韦州罗山(今宁夏同心县境内),谥曰靖,史称庆靖王。
朱栴在塞北宁夏生活了45年,度过了他贵为大明亲王的人生历程。他在宁夏城大造园林,广修寺庙,兴学。一生乐于吟诗填词、选文撰志、成就斐然,被誉为“才子王爷”。他撰修的宁夏第一部方志《宁夏志》,首开了宁夏修志的先河。
山川秀美、风光迤逦的宁夏,既有塞北的雄浑又有江南的明净,是个风景宜人的好地方。600多年前,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六子庆王朱栴选出了“宁夏八景”,并分别赋诗一首,第一景便是《贺兰晴雪》:
贺兰晴雪 朱栴
嵯峨高耸镇西陲,势压群山培嵝随。
积雪日烘岩冗莹,晓云晴驻岫峰奇。
桥松风偃蟠龙曲,怪石冰消卧虎危。
屹若金城天设险,雄藩万载壮邦畿。
要说这“贺兰晴雪”,那可真是宁夏一绝。贺兰山山势恢宏、耸立长空,恒延边陲,是宁夏平原的天然屏障,冬季银装素裹,皓雪如玉;初秋至仲春,微雨成雪,雪积在山,日照不融,山头常如披絮;盛夏云开雾散,更显山石青青,顶峰积雪难融,映射天宇。“贺兰晴雪”实为朔方第一胜景。
民间有“贺兰积雪六月天”的说法。过去外地人初来宁夏,常有“举目不望贺兰雪,错把银川当江南”的地域错觉。现在气温变暖,降雨量下降,“贺兰晴雪”景象虽已鲜不多见。但是冬季贺兰积雪仍然历历在目,下面是两张“贺兰晴雪”的图片,一张是旧有的网络图片,另外一张则是 1月25日宁夏广电台记者拍到的西望贺兰积雪图片。不才试作小诗一首以赞:
追念朱栴
远眺兰山雪似篷,
近观楼耸射苍穹。
昔年皇子留佳作,
感动今人长忆功。

贺兰晴雪
1月25日,银川碧空如洗,向西眺望,巍巍贺兰山上的积雪,异常美丽。

明代才子亲王朱旃塑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