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上面蓝色字体“淮阳老家群”再点击“关注”,这样您就可以加入淮阳老家群了。

一方水土育一方人,一方人自有一方人特有的精气神儿~
河南人有“十八怪”,
都与民俗风情和生活习性密切相关,
今天小编就给咱淮阳人
介绍下那些你不知道的河南“十八怪”!
看看这“十八怪”,
咱淮阳占几怪!
第一怪:郑州商场扎堆盖
郑州别称“商城”,3500年前的商代都城和如今的现代化商贸城,使郑州与“商”结了缘。因“商”,郑州被评为中国第八大古都;因“商”,奠定了郑州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现代化商贸城的中心地位。“得中原者得天下”,商家深谙此道,在郑州这快风水之地,曾将商战打得如火如荼,闻名全国。

第二怪:开封古城摞起来
“开封”本意是“开拓封疆”,在黄河这里却成了残酷的游戏,伴随着每一次堤“开” 开封”本意是“开拓封疆”,在黄河这里却成了残酷的游戏,伴随着每一次堤“开”是开封城的被“封”(埋),黄河像顽皮的孩子一遍遍用大量的泥沙水浆涂抹开封,开封也像倔强的孩子一样,“封”了建,建了“封”,“封”了再建,从不服输,所以,今天的开封城地下叠罗汉似的摞着6座古代城池,令人魂牵梦饶的东京城便静卧其中。

第三怪:洛阳水席水做菜
洛阳有“三绝”,水席为其一,初为唐代宫廷菜,后传到民间,深受百姓喜爱,一直流传至今。
如今豫西百姓举办红白事依旧喜用水席,俗称“三八桌”。自古事厨者怕汤水,而洛阳水席偏偏拿汤水大做文章,水席三八二十四道菜,除八个冷盘外,其余十六道热菜件件带汤、样样有水,做菜时,不管是燕窝海参,还是萝卜青菜,一律和汤水混做。在这里,水是主角,菜是配角,碗大、菜少、汤水多,真可谓“水分十足”,这种做法,不仅其它菜系难见,即使在豫菜中也是独树一帜,相当“另类”,这或许应是“水席”得名的真正原因吧。

第四怪:天井窑院地下开
“远望不见村庄,近闻吵吵嚷嚷;地上树木葱茏,地下院落深藏”,这里描绘的是豫西陕县一带老百姓特有的一种民居形式—— 天井窑院。奇怪的是像陕县的百姓有坡挖洞,却偏要在平地上挖一个大大的、方方的深坑后在井壁上再挖洞就让外人有点奇怪,干吗要多一道程序呢?其实用不着奇怪,中国百姓的智慧是经历岁月考验的,这种做法,夏可庇荫隔热,冬可避风驱寒,好着呢。
第五怪:“中”字说的真不赖
“中”、“不中”是地道的河南话,犹如四川话“要得”、“没得”,外省人学的最多、学的最像的就这三个字。河南古称“豫州”,豫州居九州中心,故河南又称“中州”、“中原”,而“中国”一词最早是对中原一带各诸侯国的称呼,如此看来,生于“中”、长于“中”的河南人爱说“中不中”是有历史渊源的。
第六怪:“阳”字地名多的怪
中国的地名里带“阳”字的有很多,河南的尤其更多。至今,能看出在水边建立的河南城市有:洛阳、淮阳、濮阳、汝阳、泌阳、沁阳;看不出是在山边、水边建立的城市有:信阳、南阳、安阳、荥阳、原阳、宜阳、正阳、舞阳、睢阳。

第七怪:少林太极最叫卖
中华武术博大精深,源源流长;放眼天下,纵观古今,在众多的拳术门类中,流传最广、影响最深的莫过于“河南二拳”:少林、太极。中国功夫扬天下,中国武侠片风靡全球。少林拳阳刚十足,拳势刚猛勇疾,如龙腾虎跃,呼呼生风;太极拳阴柔有余,拳势意动相连,如春蚕吐丝绵绵不断,如长江之水滔滔不绝。少林拳重防身,太极拳重强身;少林拳难练,太极拳易学。如把少林、太极二拳比作拳术中的“夫妻拳”,则少林拳为“夫拳”,太极拳为“妻拳”。淮阳更是全国武术之乡。

第八怪:豫剧老少都喜爱
豫剧,原称“河南梆子”,也叫“河南高调”,因河南简称“豫”,刘大哥说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享清闲;男子打仗到边关,女子纺织在家园......”这段唱词和唱腔,相信河南人很熟悉,大多数中国人也不陌生,飒爽英姿的巾帼女英雄之所以能走进千家万户中国人的心中应当归功于豫剧《花木兰》的传唱。花木兰是河南人的骄傲,豫剧更是河南人的骄傲。
第九怪:寻根问祖淮阳拜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万姓同根,根在羲皇。羲皇是谁呢?羲皇是中华始祖、“三皇之首”太昊伏羲氏。据史书记载,大约在6500年前,伏羲率领自己的部落由成纪(今甘肃天水市)沿黄河东下,定居于宛丘(今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以其圣德统一了华夏各个部落,并取各部落图腾的特色组成了新的图腾——龙。龙从此成为中华民族大团结、大统一的象征,“龙的传人“便由此而来。

第十怪:遍地文物脚下踩
中国有八大古都,河南占一半:殷商古都安阳,九朝古都洛阳,七朝古都开封,商都郑州。有人说:一千年看北京,三千年看西安,五千年看安阳,八千年看淮阳。有人说:站在河南的土地上,左脚踏唐,右脚踩宋。
第十二怪 社火骂出水平来
这里所说的“骂”和普通意义上的骂已有很大区别,有一定的社会积极性。每年农历正月十一到十六是约定俗成的耍社火时间。2007年还被评为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种骂,当然不是污蔑非谤之骂。而是一种控诉,一种批评指责讽刺,骂中贯穿斗文、斗武、斗巧、斗富、斗丑全过程。被骂到的人呵呵笑,被骂得越狠越欢喜。在这里辱骂成为一种敬重,辱之愈甚敬之愈甚。为外地社火所不具备,所以这种大俗大雅完美结合的社火被誉为“天下奇俗骂社火”。
第十三怪 新婚压床好运来
所谓压床,即青年男女结婚的头天晚上,新郎家要请儿女双全的老人把床铺好,然后新郎请一个或者两个弟弟和自己一起在新床上就寝。

压床的人也有条件限制,不是任何人随便就能压的。首先,压床的人必须是小于新郎的青年,一般都是自己的亲弟弟,或者是叔伯弟弟和姨表弟弟。如果在自己的亲戚范围内没有这样的人选,新郎也可以找同村的朋友和要好的同学。压床人的第二个条件,必须是未婚青年。
被请的压床人,都是充满青春气息的少男,他们是纯洁和阳刚的象征。对娶亲的人来说,压床是一件吉利的事情。而作为被请的人,经过重重筛选能被选中,也是一件荣耀的事,他们会从心里感到非常高兴。
第十四怪 红旗渠水引天外

红旗渠“奇”在何处呢?一条渠,它被誉为“人工天河”、“水上长城”;一项水利工程,它被赋予了时代精神。它是世界水利史上最艰巨的工程,也是国内外参观人数最多、赞誉最多的工程。所以说“红旗渠水引天外”,欲求“天外之水”,自然是“难上加难”、“苦中有苦”!
第十五怪 共产主义南街在
南街村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全国十大名村,它是集体主义经济的代名词。在坚持集体主义的原则下,南街村几近实现了共同富裕,经济平稳发展,社会和谐,人们安居乐业。南街村成功的关键是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坚持集体主义。南街村还是国家4A级景区。

南街村坚持用毛泽东思想教育人,以雷锋精神鼓舞人,以革命歌曲激励人,提出了建设共产主义小社区的奋斗目标,强化了职工村民的集体主义精神,营造了浓厚的昂扬向上的集体主义氛围。全村党员干部、职工村民发扬“二百五”的“傻子”精神,坚持“外圆内方”的治村方略,人人敬业爱岗、乐于奉献。
第十六怪 四大怀药当菜卖
四大怀药是河南焦作地方特产,主要指古怀庆府(它的地理范围相当于现在的河南省焦作市、济源市和新乡市的原阳县所辖地域)所产的山药、牛膝、地黄、菊花等四大中药。1962年,国家从《本草纲目》中记载的1892种中药材中优选44种作为国宝药,四大怀药具列其中。

此外,这些东西平时我们在饭桌上都常吃,不一定非要等到生病了才吃,平时都可以保养,于是便有了“四大怀药当菜卖”的说法。
第十七怪 端酒为敬莫见外
酒是宴请宾客之必备佳酿,自古就有无酒不成席之说,对于热情好客的河南人来说,表达感情的最好方式莫过于一块儿坐坐了(方言:喝酒的意思)。

每次酒局,直到一两箱白酒见干,酒局才算接近尾声。女主人把肉丝面或鸡汤捞面条端了进来,宾朋各自把门前的酒喝个干净,抹把嘴唇说:今儿个这酒喝的高兴!其他人附和:是真高兴!男女主人听了,心里边更是一个高兴。若是来日主人听到陪客宣扬他家的客人酒量高,他家的席面很丰盛之类的话,心里那个美呀,往往会产生种再宴请他们一次的冲动。
第十八怪 晚饭喝汤也实在
河南人见面,通常有一句经典的问候语:“吃了冇(mōu或māo)” 或“喝了冇”。“吃了冇” 就是“吃饭了没有”,“喝了冇” 就是“喝汤了没有” 。这大概是世界上最朴素、最实在的问候语了。听上去虽有些土气,但亲切得一塌糊涂。

在豫西、豫南的农村,人们管早上做饭叫‘“做清早饭儿”,中午做饭叫“做晌午饭儿”,晚上做饭却叫“烧汤”。在河南,“喝汤”是吃晚饭的代名词。说是喝汤,其实馍饭菜都有,品种多样。家里来了客人,主人更是热情招待,非弄个几盘几碗不成。河南老乡实诚得很,是宁肯自己不喝酒也要让客人喝尽兴,宁愿自己喝汤也要让客人吃面。
河南人之所以“怪”,
皆与民俗风情和生活习性密切相关,
你要是真正明白了河南人,
就会觉得他们怪中透着那质朴,
怪中露着那可爱!
而作为土生土长的淮阳人,
每天感受着这无比亲切的“怪”,
离家远行的淮阳人,
则又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这魂牵梦绕的“怪”。
看完了河南人“十八怪”,
在咱淮阳您发现了多少“淮阳怪”呢?
来源:豫商大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