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熄灯号丨父亲的“破军装”

熄灯号丨父亲的“破军装”

阅读量:3690228 2019-10-23


点击上方“人民武警”可订阅哦!
  当我把想参军入伍的消息告诉父亲,他点燃了一支烟,没有言语。    家里我是独苗,我知道父亲舍不得,因为这一决定意味着我们一家三口将天各“三”方:母亲常年在湖南做生意,父亲在四川教书,而我又将远赴天津服役。送别时,父亲转身的那一瞬间,我隐约看到了泪水在他眼中打转。但回过身来,父亲一边帮我整理军装一边说:“儿子,去吧!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军营是磨练心性、建功立业的好地方。”
  
  父亲是一名中学教师,执笔26年。受他的影响,我们前半生的轨迹基本相似,我一直从幼儿园念到大学,然后师范毕业,准备读研。不同的是,他最终执起了教鞭,而我则选择在这个节骨眼参军入伍。平常闲聊,父亲总是感慨:“我这辈子最大的欣慰,就是培养了一届又一届的学子;最大的缺憾,就是没有当过兵,感受那种沙场演兵的快意。”为圆他梦想,我毅然做此选择。  
  每次站在中队门口的军容镜前整理军装时,我总会不自觉想起他。为人师表,外树形象,父亲每次出门,都会把着装捋得平平整整的;内树师德,虽然他对自己所讲内容早已烂熟于心,但他每次上课前依然要逐字逐句认真备课。我常常会成为他的第一位学生,在家中听他声情并茂地试讲。他总说,三尺讲台,一头连着书香学子,一头连着国家未来,不可马虎大意。    父亲总是能折腾自己。记得是九年前,父亲偶然看到电视上正在放着《我是特种兵》,讲述着主人公小庄从一名桀骜不驯的大学高材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特种兵的故事,从他光芒闪烁的眼神里我看到了向往与热忱。之后几天,他专门去找校领导,请求课余时间去县武装部学习,在接受国防教育的同时也能锻炼自己,回来还能给学生们讲授国防知识。那近乎一年时间里,我很少见到父亲,只能明显感受到不惑之年的他,皮肤变得黝黑了,可精神却越发健旺。那段他早出晚归的日子里,他留给我的除了清晨出门时的背影与深夜为我掖被角的大手,就只有他从武装部领回来的唯一一套迷彩服,满是泥泞和盐巴的迷彩服。  
  记忆中,父亲一直穿着那身迷彩服跟着武装部的战士们晨跑,而且每天都要亲自将它搓得干干净净,以至于它的领口袖口自己裤脚都已有些破烂,可父亲依然爱穿着这身“破军装”。对于这套“破军装”,母亲实在看不过眼了,就趁着那年中秋促销给他买了几套适合中老年人的运动服又定制了几套显得体面的西服,但父亲却将它们挂在柜里,轻易不曾动过。母亲戏谑他想当兵想魔怔了,他却摇头笑道:“我可能并不适合军队,只是不愿放弃这身衣服罢了。”    那时的我不懂父亲说的这句话,也不能理解父亲的这份赤子之心,我想,可能于他而言,这身“破军装”只是穿得久了更为舒坦又成了习惯,所以不愿意换了而已。再后来,那件“破军装”终于不能再穿,父亲也老老实实穿上了母亲为他买的西装与运动服,可本来除了教书育人就没什么兴趣爱好的父亲又多了个爱好,那就是收藏,他的收藏中也只有一件藏品,就是那件虽然不能再穿但却被他洗得干干净净、叠得整整齐齐的“破军装”。尽管他只在县武装部学习了小一年时间,但那之后,在没有课时,他仍旧常往武装部跑。有一次,我和几个同学路经武装部时,发现他竟然跟着一群年轻的兵哥一块长跑。“咦?这不是你老汉嘛?”“没得,你们看错了”。面对同学的疑惑,我急忙给搪塞了过去,可在他跑过那个转角时我还是深深看了他一眼,那时我觉得好似我从来未曾了解过他。  
  到了部队以后,最近与父亲通过一次电话是在中秋节晚上。可能是因为我第一次在军营过节,他怕自己开了口让我念家,或是自己先就绷不住,一次次欲言又止。最终还是我笑着开了腔:“你那身军装撇(丢)了没?穿不了了我这有多的,我给你寄一件嘛!”瞧,提起军装,他又来劲了:“不要不要,你放心,我在家里好得很,在部队听领导班长的话,少悬吊吊(不稳定)的,莫扯把子(撒谎)。”挂了电话后,我抬头望了望空中的那轮圆月,又想起父亲当时说的那句“只是不愿意放弃这身衣服罢了”,已经成为军人的我仿佛懂得了他的这句话,我想,他不愿放弃的不是那身衣服,而是他那颗想要保家卫国的赤子之心,一如我现在每当穿上那身衣服时就更加坚定爱国信念的碧血丹心。  
作者:武警天津总队 欧玮毅
可能还喜欢
 1、熄灯号丨我和父亲在一条绳子的两端
2、熄灯号 | 23年,139封信,来听一位军人的家书追忆……
3、熄灯号 丨鲜为人知,老一辈西藏边防军人和国旗的那些故事
4、熄灯号丨你真的想好了吗?当兵,还是挺辛苦的
5、熄灯号丨脱下戎装也荣光
本信息为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监制:刘凤桥执行监制:张金岭主编:张宇、王文值班编辑:别特、王超邮箱:wjxinmeiti@163.com
觉得不错,请点赞↓↓↓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