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厚重的文昌之旅 ——第十四届河南教育名片发展论坛学习有感

厚重的文昌之旅 ——第十四届河南教育名片发展论坛学习有感

阅读量:3718749 2019-10-23


10月18号,星期五,晴,早上7:40,我们一行14人在柴校长的带领下,坐上包车,直奔周口市文昌中学。

一、旅途临走时,随手拿了一本《读书是一辈子的事》(樊登著),写的主要是幸福心理学方面的知识,随然甚好,但不太引人入胜。结果是看会儿眯会儿,再观会儿风景,就这样打发着近六个小时的旅途。上午八点半,刚过镇平县,都因“雾大”封路,被赶入服务区,一等就是一个小时,大小车辆把整个服务区赛得满满的,无奈等待的人们,三三两两的站在车旁,看着天空的大太阳,但天空灰蒙蒙一片的晴朗天气,都对封路略有微词,觉得安全防范太过头了,做为也开车多年的我,也有同感,这能见度真不低,为什么非要封几个小时呢?听经常跑这个路线的大车司机们说:都是那些怕担责任的高速管理者干的,……天天朝九晚五上班的我,是第一次遇见这种情况,第一次见到人们“恩将仇恨”,按说封路,是为了每一位行路者的生命负责,理应心存感激。但今天的场景却恰恰相反,认同者几乎无人,大车司机们跑货运,想多拉快跑,这个心情完全可以理解,但一些看上去像是外出游玩的人们也如此!这难道也是一种政府的“不作为”吗?……不管怎么说,今天的封路,合理与不合理,都是为了安全,就当是我们南阳人对所有过往的人们,表达一直淳朴的关爱吧。休息休息再走,好事不在忙中起,就当休息了。近年来,国家搞建设,都很注意绿化,效果显著,并很有地方特色。就比如这高速公路绿化带,我们山区高速公路两边和中间的绿化树木,品种多样,高低起伏,五颜六色的,再与远近的青山映衬,处处都是风景,非常漂亮,看着都非常舒心。再说过了镇平以后,进入平原,绿化同质化,基本都是中间小松柏,两边高大的白杨树,一成不变的向前延伸,不远处一马平川的广阔耕地,高大的电信塔、电线塔、不规则的村庄、劳作的人们点缀期间;偶尔经过一个桥梁,桥下少有水痕,基本都是绿草如茵,两岸仍是高大的白杨树林,不时出现一群毛色不同的羊群,游走其中,勾勒出一副秋意浓浓、安居祥和的农村画卷。
二、朝气蓬勃的文昌中学真没想到,这是我上班这么多年来,外出学习,第一次学习这么年轻的学校,一所建校仅仅6年的高中,竟然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市级、省级、国家级荣誉满满一墙,其中是河南省唯一一所刚刚达到评审的年限资格,就顺利通过的河南教育名片学校,并且还是唯一一所刚刚评审通过,就当年承办河南教育名片学校发展论坛的学校,我们此次就是通过教育时报的大篇幅报道慕名而来的。
走进简约大气的学校大门,跃入眼帘的就是净、新。崭新宽敞的广场,宽阔笔直的校园路,一尘不染。布局合理的一幢幢新校舍,绿树成荫的绿化带、小公园,设计的新颖舒服,中国传统文化标语点缀其间,无处不在,彰显出一派欣欣向荣的育人氛围。使生活在其中的孩子们,无时无刻都在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的熏陶,而健康茁壮成长。
下午2:30,我们进入会场,门口的服务人员,为我们每个人免费发了整整七本书,都是文昌中学自己出的各方面经验材料,提在手上,沉甸甸的,好厚重、好大气呀!
(一)徐校长徐其运校长上午做的《从传统文化到未来学校》的专题报告,主要是介绍文昌中学建校以来的方方面面,系统性的分享了他们的一些成功经验。在徐校长身上,绝对体现了名校、名师、名校长之间的相互关系。先有名校长,才有名校与名师。听了徐校长短短一个多小时的脱稿报告,掌声此起彼伏,讲到治学方略,国学经典,信手拈来;说的校园文化,个人创作,不胜枚举;谈到学校文艺,校园歌曲,说唱就唱;聊到体育健身,武术散打,现场直播。让人看了都开始怀疑人生?徐校长怎么啥儿都会呀!我们做教师的天天说给孩子一杯水,我们自己至少需要一桶水。我们的水在哪儿呢?……
徐校长是一名资深的国学经典文化研究者,针对学校的长远发展,有着一整套独到的见解,国学经典在文昌中学无处不在,渗透到课堂、餐厅、运动场、学生寝室、甚至到学生家庭等方方面面。教学相长,不仅极大的提高了文昌中学的教育教学质量,使传统文化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发扬,还无时不刻的改变着一个个孩子、一个个家庭,其中的影响是深远的、不可估量的。文昌中学的八德教育,与我们现在国家提出的核心价值观遥相呼应,一脉相承,国学精髓三字经,在文昌中学化身为“学生三字经、教师三字经、校园礼仪三字经、学习方法三字经、文科学习方法三字经、理科学习方法三字经。”国学经典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渗透为:“国学12.3工程、国学三诵、国学三唱、国学三操、国学三诚、国学三本、国学三教、国学三节、国学三卡、国学三家。”真切践行着徐校长心目中的:德化其身其德乃真,德化其家其德乃余,,德化其乡其德乃长,德化其邦其德乃博,办社会大教育”的人生终极教育目标而奋斗终生。黝黑的脸庞,洁白的牙齿,爽朗的笑声,有力的话语,这样睿智的引领者,文昌中学,不成名可能吗!
(二)校史馆第一次参观只有六年历史的校史馆,最大的感受就是:荣誉、书香、活力。荣誉就不在说了,按这样发展下去,真怕再过几年,他们的荣誉奖杯、奖牌,多的往哪里放?
书香,校史馆的书香非常浓,到处都是字画,有当代名家墨宝,也有在校教师作品,更有优秀学生的稚嫩大作,并设置有体验区,为前来参观学习的客人们,提供最高端的文房四宝。活力,这样的校史馆,无处不在的吐露着的:难道不是蒸蒸日上的青春活力吗!(三)课堂前卫、高端、与世界接轨。在一个次三线城市,能见到北上广一线城市重点高中、或贵族学校才能见到的教育领域最新科技。在文昌中学,已经广泛应用到每一个教室,每一位学生身上;学生人手一个平板电脑,与教师手中的平板和大屏幕无缝连接,学习资源,无限放大,人人手里都是一个图书馆的终端,高效快捷的电子手写输入功能,使师生彻底告别了粉笔灰的干扰。课堂完全交给了学生,教师只是一个引领者,学生自学,小组合作,学生评讲,学生提问,学生解答,学生补充,学生归纳,教师深化。小组讨论交流环节,不是那种大声喧哗的景象,而是四个人头对头的低声细语。下面学生向评价讲学生质疑,评讲学生也不会时,评讲学生没有慌张,淡定的求助,高效务实。整整一节45分钟的课堂,教师讲解时间只有5分钟左右,真正体现了“课堂上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素质教育要求。学生讲解、点评、质疑、拓展,如行云流水,一个个小老师的高大形象,在我的脑海里,久久不能散去,这种现代化的课堂,彻底颠覆了人们对传统课堂的认知。科技发展,不是你想不到,只是你没见到。看着学生提出的一个个有深度的问题,想想自己的教学认知,真不是孩子们笨,而是你没给他们施展潜能的平台和空间,哎,孩子们的潜能真是无限呀!
(四)大课间70周年国庆大阅兵,我相信人人都看过了吧,中国国力是否强大,已不言而喻。文昌中学的大课间,向你展示的就是祖国未来的大阅兵,整齐划一的正步走,铿锵有力的口号,活力四射的广播体操,高效有序的集合与散场。整个过程,每个班级队伍的头排侧旁,都有一位教师和领队学生指挥,正步走、喊口号、跑步都与队伍同步,学生跑步行进中,喊口号喊的满脸通红,教师也是如此;做操时,教师与领队都站在队伍前面,同步做操引领,真正实现了师生同练,一切都是那么的惊艳与震撼,文昌不兴,天地不容!看到这些,想想我们祖国的未来,不盛岂哉!

三、遗憾由于学习时间短,学习会场有三个,都是同步进行,柴校长为了让我们学习充分深入,把我们几个同事分了几个小组,分头学习,我未能深入到他们的兴趣小组活动区、学生社团活动区、班级区学习,甚是遗憾,只好回家好好看看同事们的学习心得,以弥补一下了。
四、感谢此次活动,文昌中学无私的给每一位与会者免赠一个手提袋,里面装有七本书,一个会议笔记本和一支笔,每场免费给每一位参会人员准备一瓶农夫山泉,并免费提供一顿午餐和一顿晚餐,还为凡是进入学校学习的同僚,安排了到处都有热情周到的服务人员,他们有教师,也有学生。这种经历,是我一生首次,教育,向来都是经费紧张的,尤其是公立学校,而文昌中学这次能最大限度的践行“朋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的中华美德,“会天下朋友,办民族大教育”。作做为远在西峡的我,只能在此,向文昌中学表达我最诚挚的感谢与祝愿:首先感谢这一天多来,为我们提供无微不至服务的老师、学生,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其次,感谢文昌中学组委会和教育时报的全体员工,感谢你们,无私的为我们准备了这么一场盛大的文化豪宴,你们是河南教育的愚公,无私的为我们奉献这一切,再次表示感谢,同时衷心希望文昌中学芝麻开花,节节高,作为河南教育的一张名片,愿早日走向全国,冲向世界,为中华民族之昌盛,留下辉煌的一笔。 
任何社会,任何事情,凡是成功者,都有人家成功的独到之处,都非一日之功。非我等凡人一两天都能学会的,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送金送银,不如送知识。而我,在接下来的时光里,将充分利用闲暇时间,好好拜读文昌中学赠送的七本宝典,争取学到一二,充实自己,提升自己。

文昌中学,我爱你!兴哉!文昌中学!盛哉!文昌中学!                                   吴富国                                2019.10.19夜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