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关于艺人孔垂楠混乱私生活被女友张梦妍曝光以后,在网络上掀起轩然大波,大家对其私生活混乱程度震惊不已,对渣男行径表示愤怒,更对其作为公众人物如此败坏的生活作风深感担忧。

想来仅仅28岁的年轻艺人,生活阅历尚在积累,事业高峰正在攀登,这个时候最该做的应该是打拼,是奋斗。而不是沉沦在乌七八糟的不堪私生活中。
22日零时左右,张梦妍再度发长文曝光与孔垂楠恋爱细节及生活。
其中,张梦妍称孔垂楠原本是河南人,但是在出道时怕被人认为是河南人,故改到大连的叔叔家……

这件事的曝光并不比其私生活外泄带来的影响小。

身为河南人,又拒绝自己是河南人。这是矛盾的,又是无用的。同时不仅让人疑问,为什么怕别人知道自己是河南人呢?
首先自我歧视了,拿什么让别人看得起?
当红艺人中,王一博、刘昊然、张子枫、岳云鹏、池子,老一辈艺术家张丰毅、关牧村、程琳等等,不都是河南人,而且大大方方的说河南话。没人有看法,更谈不上歧视。
那么孔垂楠何以要大费周张,把自己变来变去呢?
说到河南,许多人都在传言中听过河南人不好的说法。至于如何不好,在最近几年,随着经济发展已经声音渐消,但在一部人心里仍然留有烙印。
早在2005年,深圳警方曾在辖区悬挂“坚决打击河南籍诈骗团伙”和“凡举报河南籍团伙敲诈勒索犯罪、破获案件的,奖励500元”的条幅。
这个事件后被媒体发文抨击,被认为是地域歧视。

虽说如此,河南人多诈骗的坏印象还是随着类似事件的发生越来越变得“谈河南色变”。甚至许多人找对象,一听是河南人便没了下文。
同时,因为河南输出劳动力巨大,并集中一线城市,且屡屡破获的诈骗案件中,许多案犯都是河南人,导致全国各地都有河南人等同骗子的说法。
后期,河南人造假,河南人骗子,甚至防火防盗防河南的标语都出现过。这种可怕现象的发生几乎给河南人贴上了标签。
那么,河南人真是如此吗?反过来看,任何一个省的人不都是层次各异吗?好人坏人哪里有什么特殊分布,怎么可以以偏概全,武断定义呢?
何况,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的河南,有着那么多丰厚的人文历史,后人也不该背负黑标签带来的重负。

回到主角说孔垂楠。
一个连自己家乡都不敢承认的人,性格是有缺陷的。
缺乏自信、虚荣心作怪、不能正视客观存在、遇事逃避,希望以谎言获得自我安慰与满足。可实际上每一个谎言都需要有后续无数个谎言去圆,结果自己掉到了一个恶性循环又无法自拔的深坑。
而这个坑就是自己挖坑自己跳。
这次曝光事件,张梦妍多次提到孔垂楠欺骗自己,本已订好11月份结婚,结果玩起了消失。承诺不再与别人乱来,结果屡屡犯错等等。

总结孔垂楠的情感纠缠与私生活问题,加之不愿承认自己家乡,发现孔垂楠已不仅仅是生活作风出了问题,而是一直以来的价值观方向跑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