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17日,第九届中国教育机器人大赛在广东佛山举行。南京大学、东南大学、西安科技大学、深圳大学等全国100多所院校400多支参赛队伍1000多名参赛选手参加了本次比赛。我校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王勇博士带队,黄月烨、张锦雄、钟忠锐、周英健、郭博洋和张彬茂六名本科生组建的两支参赛队伍在“智能搬运”和“灭火与救援”两个比赛项目上分别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这也是我校师生第一次参加此类全国性的机器人竞赛并获奖。

“智能搬运”和“灭火与救援”是中国教育机器人大赛的传统比赛项目,参赛选手众多,竞争激烈。六位参赛学生在比赛中克服比赛场地不熟悉、调试时间缩短、机器人临时出现故障等不利因素,沉着应对突发状况,最终取得好成绩,展现了参赛队员们扎实的理论功底、熟练的操作技能、敏捷的反应能力和坚持不懈的拼搏精神。

备战过程中,校领导,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领导班子,物理、数学教研室负责人大力支持。选调物理和数学教研室的王勇、崔金超、尹玲和唐国平四位老师作为竞赛的指导老师。教务处和实验教学中心在资金、设备和训练场地等方面给予支持,为顺利开展相关训练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张怀苓院长和数学教研室周木良主任多次到训练现场指导学生们训练。

中国教育机器人大赛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主办,旨在推动教育机器人进课堂,促进机器人辅助工程创新实践教育课程的普及和实施,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具有创新性新工科人才。自2011年起,该赛事已成功举办了八届,得到了国内外机器人领域众多杰出专家、知名学者的认可和支持,已成为国内与新工科机器人工程专业建设结合度最高的专业赛事。

三年前,正在读博的王勇组建了一个学习微分几何的学习兴趣小组。经过三年的沉淀,王勇开始计划把理论学习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谋划着借助松山湖这个机器人产业的高地,开展几何力学与控制理论在机器人中的应用研究。7月23日,王勇收到2019年第九届中国教育机器人大赛的通知,便燃起了带学生们“大干一场”的决心。整个假期马不停蹄地为参赛做准备,组队、申购机器人、制定比赛方案、训练,王勇和学生们都把自己泡在实训室里。
“从小就对机器人有着浓厚的兴趣,进入大学后得知医科大学有一群机器人爱好者跟着王勇博士研究机器人,这让我欣喜若狂。训练过程中,傲娇的机器人总是 “耍脾气”,没事撞撞墙、罢罢工,引起你的注意。等你看着它的时候,它又乖乖的干活了,这些都非常有趣。”张彬茂同学跟大家分享参赛的感受,他说:“作为一个非专业研究机器人的学生,有机会参加此类专业赛事,压力大的同时也备受鼓舞。全力以赴的决心和信念从每一个毛细血管喷出来。”

三年磨一剑,参赛获奖成果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校生物医学工程学院近几年在教学、科研和学生管理等方面取得的进步。尽管我校目前还没有机器人相关专业,但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相关课程和学校的各类大学生学术基金、创新实验项目和创新创业项目为学生打下了扎实的软硬件基础。数学教研室和生物医学工程教研室老师长期带领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和各类电子设计竞赛锻炼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营造了良好的学习和竞赛氛围。这些都为我校学生首次参加全国性机器人比赛就取得好成绩打下了坚实基础。
文/王丽君
图/参赛团队提供学生编辑/何文稀
责任编辑/王丽君审核 / 吴征宇

广东医科大学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