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甘肃女医生遇袭身亡,医患关系持续紧张的原因是什么?

甘肃女医生遇袭身亡,医患关系持续紧张的原因是什么?

阅读量:3741244 2019-10-24




一:只要医院属于创收单位,有企业性质,想降低医疗费就是一句空谈,神仙都没有办法。
二:只要医疗药品属于商品,有商品的特性,想降低虚高药品价格,只能是天方夜谭。
三:只要医院有需要创收的企业单位性质,医患关系紧张就不可能消除,只能会持续加重。
01
甘肃省人民医院一女医生遇袭身亡 曾担任嫌犯主治医师。新京报快讯 据甘肃省兰州市公安局城关公安分局官方微博消息,10月22日上午,犯罪嫌疑人杨某某(男,54岁,兰州市人)在甘肃省人民医院持刀对医生冯某某(女,42岁,兰州市人)行凶,虽经全力抢救,冯某某不幸离世。案发后犯罪嫌疑人杨某某即被公安机关控制。经初步调查,杨某某因患直肠癌,曾在省人民医院就诊手术,医生冯某某为其主治医师。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新浪网转载新京报的这篇文章是十月22日十四点四十九分,至目前留言八万多条。我大体看了看留言,大部分留言没有去讨论女医生死亡的具体问题,却都在讨论医疗价格贵,医生服务态度的问题,而且把医疗价格贵,医生服务态度差的问题都推到了医生身上。有少部分网友留言理解医生,支持医生,但会得到很多网友留言的责骂。从八万多留言来看,医患关系紧张十几年来,不但没有得到缓解,而且是越来越紧张,这是是导致女医生被杀死亡的主要原因。
但高昂的医疗费用,医患关系持续紧张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作为一名医生,今天老刘给大家分析如下。02
中国人办事情,总是喜欢从一个极端走上另一个极端。建国后几十年的计划经济,致使我们的经济走上了崩溃的边缘。但全盘否定计划经济,一切走向市场一刀切的做法,是医疗改革的最大失误之处。
市场经济,也就是商品经济,原则是根据市场的调节,个人或者企业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医疗既然走向了市场,那么,医院也就等同于企业,是可以以争取最大经济效益为目的去经营的。同时,医药也就理所当然的成了商品,医生护士的技术,也就成了合法的挣钱工具与手段。
十几年前,仇和把宿迁人民医院以7000万元卖给了金陵药业,金陵药业属于企业,那么宿迁人民医院属于企业的一个创收单位(以后金陵药业30%的利润,来自医院)。根据马克思的经济学理论,作为企业,资本都是以逐利为目的,一定要讲求利润的。因为企业需要扩张,需要创收养活职工家属,只要医院需要创收,也就会追逐利润最大化,甚至为了更大的创造利润,出现垄断现象。在这样的前提下,任何医疗改革,都不可能降低日益增长的医疗费用。
宿迁的医院卖给了企业,以盈利为目的来经营,我们还可以理解,就算名义上的公立医院,又怎么样呢?
 
亚洲最大的医院,某某第一附院,名义上应该是公立医院吧?但是,从2008年的6.8亿元营业收入,短短的6年,2014年飙升至75亿元。请问哪些拍拍屁股就定政策,但不看实际具体问题的专家们,这些钱是哪里来的?六年增加了十多倍收入,除了互联网,这么优秀的企业,在全国有多少?这几十个亿,不是国家的医保与个人自费的资金吗?
国家把大量的资金投入到了医保(每年上万亿),却把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医药都推上了市场。其结果就是,以创收为目的的医疗单位与药厂,为了争夺医疗市场每年几万亿的大蛋糕,争夺利润,地方各大医院与药厂,又无限制的盲目扩张,这就导致了国家医保投入的再大,也不能满足市场经济下的医院与药厂追求利润,创收的胃口,国家所谓的医疗改革,只能在市场化的漩涡里挣扎,形成了一年又一年的恶性循环。
因此,国家把医疗医药全部推上了市场,而且缺少了有效的监管,然后把巨额资金,投入到医保这块巨大蛋糕上,于是引起了医院,药厂的无序的恶性竞争,这就是我们国家医疗改革失败的主要原因。
03
其实,相对来说,改革开放后三十年,医疗费用的增长,并没有超过其他的商品。看看房产,看看教育,以及其他大宗商品,价格都翻了十几倍。但人们为什么对医疗费用的增加这么敏感甚至反感?其重要的原因,是作为人的本身,是不属于商品的。但把给人治疗疾病的医疗医药都推上了市场,也就是把人本身看作了商品,于是矛盾就出现了。
 
人是吃五谷杂粮的,无论是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都会生病的。但商品社会、市场经济又致使贫富距离越拉越大。在贫富差距拉大的情况下,人的吃穿拉撒睡等日常生活水平也拉开了距离。但这一切并没有引起地位较低,比较贫困的大部分平民百姓的反感。因为这一切都有不同的档次。地位底,贫困的人要求的档次底一点就行了。他们照样感觉生活的有滋有味。富人在五星级酒店喝人头马,吃海参鲍鱼与平民百姓在破烂的小酒店里吃一粒花生米,喝一口二锅头的幸福感觉并没有多少差别;富人可以一顿饭花费上万元,但穷人花费六元钱吃几个包子照样吃的饱饱的;富人一件衣服几万元,穷人可以花费几十元的衣服照样穿着很舒服;富人虽然可以在家住豪宅、出门坐宝马,高档电器应有尽有,但穷人在家住土房,出门有辆破自行车骑,能看上个小电视感觉也不错,因为现实中这样的人还是大多数,而中国的平民百姓又是世界上最容易满足的人群。
虽然平民百姓对日常生活容易满足,但这并不能表明他们就不看重自己的身体,他们也有极强的生命欲望。他们可以把生活水平降到最底点,甚至自己的孩子上不起学也没有什么,但他们一旦病了,难道让他们不治病了,在家等死?而医疗走上市场的结果,导致了大幅度提高了医疗费的同时,也致使有限的医疗资源向大中城市集中,医疗资源集中的结果,致使平民百姓失去了选择相对费用较低医院治疗的权利,这就是医疗走向市场带来的恶果。
什么都可以市场化,但医疗、教育不能市场化;退一步讲,即使教育可以市场化,医疗也不能市场化,因为医疗面对的是生命!医疗走向市场,是看病难,看病贵罪魁祸首,也是造成当今医患关系紧张的主要因素。
这么明显的道理,大部分国人心里都十分清楚,但有关部门与媒体,却总是把看病难,看病贵,医患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推卸给医院,医生、护士,这是明显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一种转移社会矛盾的思维在作崇,在这里,我可以明确的告诉大家:
一:只要医院属于创收单位,有企业性质,想降低医疗费就是一句空谈,神仙都没有办法。
二:只要医疗药品属于商品,有商品的特性,想降低虚高药品价格,只能是天方夜谭。
一个很浅显的道理,我们那些所谓的管理者,专家怎么就不懂呢?他们脑子进水了吗?他们的脑子没有进水,但他们根本没有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放在身上,他们只有自己的集团的利益。
04
这几年很多人以为医药分家就可以解决问题,那也基本是胡扯。很明显的道理,只要医疗药品属于商品,有商品的特性,单纯靠医药分家或者其他政策,要改变药物虚高的现象也是绝对不可能的。药厂属于企业,大多数药厂还是上市公司,那么药品就属于商品。只要药厂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你医药分家,药就不贵了?药物价格就不虚高了,这不是笑话吗?
这几年不知哪位在西方国家学习的人,回来后又拍拍脑袋,想了一个搞社区医疗档案,社区医生的改革方案,只要建立一份社区医疗档案,国家每年就补贴五十元左右的资金,其实这也是胡扯。在社区医疗制度不完善的,好医生都被大医院垄断抢走后,谁相信社区医生?乡镇医院医生建病人档案,护士也建病人档案,拿了国家补助,但有那个社区或者村民,有病找过自己的社区医生?很多问题,在不适合国情的情况下,就开始推广,想成功的可能性基本没有。
最近大力提倡中药,以及限制耗材贵重药品等措施,也不会起到什么作用。大家想想,难道中药就不需要花钱了?其实大部分中药,基本都是冤枉钱,是根本没有什么疗效的。短时间限制耗材贵重药品可以,政策性的长期限制,合适吗?我们的医疗技术,还能发展吗?
当然,在目前医疗已经全部推上市场的大环境下,想改革医疗,的确难度相当大。在短时期内,想改变这种状态,医疗全部由国家管理投资,也不现实。但我以为,办法还是有的,如何改革医疗方面的问题,我以为主要从如下方面下手:
1:完善三级医疗医疗服务制度,在二级甲以下医疗服务就诊的病人,一律免费。
 2:社区、农村医疗,可以建立医疗档案。但只要建立医疗档案的病人,都要与建立档案的医疗单位签约。在本社区医疗单位治疗,全部免费,转诊上级医院,一定有签约的医疗单位,开具转诊单。没有转诊单的病人,到其他医疗单位治疗费用,一律不能医保报销。
3:公立医院绝对不能以创收作为办医院的目的,医生的收入,不能与其工作量挂钩。公立医院的大型设备,珍贵器械,耗材,药品,由国家投资统一购买。
 
3:限制大型医院的盲目扩张与垄断;国家医疗费用投入,主要向社区医院,基层医院倾斜,加大基层医院的投入,加大基层医院医生护士收入水平,三级甲医院,有培养社区基层医院医生护士的责任与义务,并定期的到社区医院轮换。
 
5:严格实行三级转诊制度,靠医疗保险报销百分比,减少病人到大型医院就诊住院的报销比例,控制病人只是选择三级甲大医院就诊的习惯。
 
6:国家制定基本药物全部免费的规定。尤其是像高血圧,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基本药物,全部免费。加大对生产基本药物药厂的财政补贴。对于白血病等大病特病,,精神病,传染病人,国家尽量做到免费治疗。

以上方法,只是我比较粗浅的看法,当然存在很多问题。但我以为,只要国家有关部门,真正的重视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医疗问题,搞好我们的医疗,办法一定会有的,就看有没有人负责,有没有人管了。谢谢大家的阅读!

End

最好的相逢是你遇见了这几个公众号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