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冲动的恶魔,带走了一个白衣天使!

10月17日早上,甘肃省人民医院的冯医生发了一条朋友圈。
扶贫任务圆满完成,回到自己熟悉的办公室,见到了自己熟悉的领导和同事,继续努力工作,今天天气很好,万里无云,祝未来的日子里一切顺顺顺……
5天后,她正式上班坐诊,一场意外之灾从天而降。
10月22日上午,冯医生在诊室里被杀害离世,时年42岁。
凶手杨某某因患直肠癌,曾在省人民医院就诊手术,冯医生就是他的主治医师。
冯医生就这样走了,还有一位患者正在等她做手术。
42岁的年龄不幸离世,又是一个家庭的破碎。
她是谁的女儿,谁的爱人,又是谁的妈妈……
警方发布的通告中提到:
一位救死扶伤的医生在工作岗位上不幸遇到暴力侵袭身亡,我们感到无比痛惜。公安机关会对犯罪行为予以坚决打击,并且会跟院方一起维护公共秩序。

近年来,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患矛盾日趋激化。
医生被杀害、被殴打、被凌辱,这不是第一例。
《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统计,以2014年调研结果为例,59.79%的医务人员受到过语言暴力,13.07%的医务人员受到过身体上的伤害,仅有27.14%的医务人员未遭遇过暴力事件。
医患关系在每一家医院都非常紧张,平均每家医院每年都会发生66起以上的医疗纠纷,大量医师被打伤。

生死面前,人性要经历的考验非常沉重。
病人有病人的痛苦,医生有医生的无奈,不是所有的医生都能妙手回春。
曾经有位医生写下一段近乎乞求的文字:
我给你看病,你的病恢复得快,你认为那是理所当然;你的病恢复得慢,你认为我是庸医,是刻意留你在医院里,好多赚点钱。
给你治好了,你认为这是应该的,毫不领情;一旦病治不好,医生立刻就会成了杀人凶手,轻则被告上了法庭,重则遭打杀报复。
给你做全面的检查,你说我这是过度检查,牟取暴利,你向媒体极力控诉我的恶行;给你省钱,尽量少做检查,当某个病没检查出来时,你又告我,说我玩忽职守,不负责任。
生老病死本是自然过程,有些病的确是目前医学上解决不了的难题。
医生是人,不是神仙。
所有病人和家属都希望一进医院病情立马就好,但事实上并非如此。
他们并非无所不能,谁也做不到包治百病、药到病除、起死回生。
因为,很多病确实治不好,目前为止只有约为1/3的疾病可以治愈。

治不好病就责怪医生,确实不应该。
一个冲动的恶魔,带走了一个白衣天使。
现在真到为医生们说句话的时候了。
因为,一个医生被杀害,千万个医生凉薄彻骨。
医学界最权威的学术刊物之一《柳叶刀》调查分析,超过84%的中国医学毕业生最终不会当医生。
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中国未来在某些科室或地区,可能根本找不到医生。
没有医生,对谁都没好处。
医生只是一线工作人员,不要错误地拿整个医疗领域的问题来评判医生、拿医生当出气筒,某种程度他们也是受害者。
对待医生最好的态度是尊重和信任,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激活他们内心最崇高的情感:救死扶伤,医者仁心!
医生也是人,也需要被理解、被尊重、被关爱。
所以,请对医生好一点,以后也许没人愿意看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