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大美新疆】之陈凯的“听,新疆说”,一个有故乡情怀的儿子娃娃!

【大美新疆】之陈凯的“听,新疆说”,一个有故乡情怀的儿子娃娃!

阅读量:3763504 2019-10-25



      左岸全是果树,右岸是耕地。果树伸展在戈壁荒滩脚下,往里延伸又是一片连绵无际的沙漠,这里没有正儿八经的平原,到了秋天,金黄的麦田,倒是随处可见。河水顺着芦苇丛流过,好像一道白练,把青青的杨柳和碧绿的田埂分开,而整个田野看起来犹如一块铺平了的大披风,在绿悠悠的大翻领上镶了一道银边。
 
      青年来自兵团,爸爸的爷爷当年因为成分不好从陕西老家被下放到了铁杆里克,他也是从爷爷口中得知,老祖宗当年不仅是地主,还是一个画家。
 
      这,就是兵团青年陈凯出生的地方。
       

 
       2019年2月,由北京文化发展出版社出版的新疆纪实报告文学《听·新疆说》正式在全国各大书店及淘宝、京东、当当网等线上商城发行。
      3月8日,本书作者陈凯,为自己的新书,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召开了新书发布会。
      大学毕业的时候,舍友说陈凯培养了两个爱好,一个是爱看书,一个是弹吉他。在校期间,他还担任了乐队的主唱。
      毕业后,陈凯留在了广西南宁,在当地的一家四星级酒店工作了2年,工资低的时候,一个月只有300元,不安于现状的他,又通过朋友的介绍,去到了深圳闯荡,周一到周五,在一家货运代理公司上班,周末的时候,他又去电影剧组当群众演员,2011年,他还曾在马跃、何政军主演的电影《权利有限》中客串过。



     
     随后,为了圆自己的电影梦,他果断辞掉工作,跟随王家卫电影《一代宗师》剧组去到广东江门赤坎镇,做跟组保安,本想在影视之路上一直走下去,可后来父亲始终觉得外面再好也不如自己家好,建议他回新疆,一方面离家近,互相有个照应;另一方面,也希望他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在当地找工作。
      意念的正确引导,驱使一个人在做某件事时具备某种特殊的悟性,2013年,他在新疆某个网站上看到了《都市消费晨报》的招聘信息,觉得这是个很适合施展自己能力和才华的平台。
      面试官(也是他后来的伯乐)叫欧阳,当时他的办公桌前有厚厚的一沓资料,后来才得知,那是之前来参加面试的人员的相关资料,既有本科也有研究生,和他们相比,他在学历上丝毫占不到一点便宜,后来欧阳告知他,虽然他的学历不符合报社要求,但丰富的社会经历和他诚恳的态度是报社所需要的。从事媒体工作后,他便与文字结下了不解之缘。




       
      新疆在没有来过的人眼里,是个神秘而又充满矛盾的地方,但越是这样,它反而越有吸引力。青年通过短短几年时间,因工作要求,跑遍了全疆各个地州,对每个地方的经济、文化、自然环境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新疆是个多民族聚集地,很多外地人来到这里,有的来旅游,有的来做生意,还有的在这里定居,新疆吸引他们的,是这里的气候环境?帅哥靓女?文化饮食?自然风光?和谐安居?市场前景还是就医就学?他想找到答案。





  
      正是在这个时候,有个想法在他心中萌动:是否可以通过专访的形式,从不同人的口中得知他们留在新疆的真实想法呢?
      在邀约采访的时候,他吃了不少闭门羹,有很多没有了解到他真实意图的,总以为他想借工作之便,去骗对方的钱;也有的一听说他的想法后,觉得他脑子肯定是有问题,与其有这个功夫,不如多想办法去赚点钱;但也有和他第一次见面,在知晓他的意图后,就毫无保留将自己故事讲述给他听,讲着讲着,自己就泪流满面。随着采访的深入和坚持不懈的努力,越到最后,报以善良的微笑和真诚的态度并愿意接受他采访的人,则越来越多。
      最开始写的时候,他找不到感觉,故事脉络也十分简单,写不出东西时,这种苦恼像云一样变化莫测,像风一样使人晕头转向,他觉得表达不出自己想要表达的,才是人生最痛苦的事,这个时候,通过大量的阅读,雷打不动的沉稳和心平气和的思考倒可以帮上忙。
      一开始,当问完了对方的姓名,年龄,星座,属相以及喜欢新疆是什么原因后,他就无法继续深入展开其余的内容,后来他打破惯有的思路,决定不按正常的采访思维走,由采访对象倾诉,他来记录的方式展开更多的交流。
      采访对象不同,他的思维活跃度不同,但有一点,必须承认:女人比男人要细腻,在女性主人公作为人物主角的时候,文章中会出现大量的形容词,有时回味起来,他自己都情难自禁。但很多男人则不同,有些事业做的很成功,一旦让他们讲述,则叙述的平淡无奇,这样的人专访完,他回去往往需要修改几遍,不仅要把别人讲述的叙述完整,还要添加很多自己的感情和情绪,当写完让对方审阅的时候,对方却又觉得那不是自己。
      从2016年至2018年,两年当中,他先后采访过一百多个人物,这些人物有从事记者工作认识的企业家、创业者,也有朋友推荐的小商小贩,还有平时点外卖认识的外卖小哥。最终,经过甄选,44位采访对象成为他书中的主人公。

      他曾经被小区附近一家菜店老板赚钱故事吸引,为了解这位菜店老板如何经营菜店,他从凌晨5点跟着菜店老板去批发市场提货,看菜店老板如何选货、讲价,帮着对方装货、运货,“一直跟到上午11点,他把蔬菜运到菜店,分拣好,上到货架上,”他说,跟踪采访完,才知道原来经营菜店这么辛苦,然而,这个故事最终还是没有通过编辑的审核,“他们认为故事有点平淡”。
      好奇于一位外卖小哥一个月近万元的收入,陈凯曾经在清晨7点多跟着一位外卖小哥体验了一天,“他每天早晨7点就要去单位开会,10点开始出门送餐,一直忙碌到晚上23点至24点”,他说,他送餐的距离近的几百米,远的几公里,平时,一天送餐30至40份,遇到下雨下雪,送餐份数会涨到50份,一个月下来,至少要跑上千公里的路程。
 
      体验了一天,他才知道,原来这位外卖小哥的高收入挣的很不易,遇到吃饭高峰或者雪天路不好走,送餐延时,有的客户不理解,会抱怨他们,或者给个差评,但是,不论遇到何种情况,他们都会微笑着给客户说一句“祝您用餐愉快”。

    
      在跟着阿克苏地区一个援疆干部的采访过程中,陈凯曾被对方三年十个月,救助过26个贫困家庭、帮助过300多个贫困学子,为开通“丝绸之路号”旅游专列四处奔走的事迹,感动的泪流满面。“近四年的时间里,他仅回过三次家,离开家乡的时候,孩子4岁,回到家乡,孩子已经上学,”陈凯说,这位援疆干部叫宋郁,在《听·新疆说》这本书里,他排第一位,如今已回到家乡杭州,但他依旧心系新疆,称阿克苏是自己的第二故乡。
     25岁采访对象小卢女朋友得了尿毒症,危在旦夕,小卢拿出所有积蓄,去救助女朋友,但是,女友的手术费用依旧短缺,陈凯得知此事后,曾寻求商会帮助,帮助对方募捐了三万多元手术费用,“我被小卢和女友之间真挚爱情打动,真心希望他们能在一起,”,他说,然而,采访过后半年,小卢的女友依旧离开了他。
 


    
     陈凯说,这本书中记录的44位人物,来自不同的行业、不同阶层,他希望读者能从新疆人身上,感受到他们的喜悦,彷徨,和成长过程中,不屈不饶的拼搏精神。
 
      如今,很多人都在关注着陈凯,从他不同的人物角色中,感受到了不同人物阶层的喜悦,彷徨,泪水,心酸,激动,跳跃,兴奋。当然,更有他们的思考成熟,成长坚强,不屈不饶的拼搏精神!他们很喜欢《听·新疆说》一书封面上的那句话:不要听说新疆,要听新疆去说。


陈凯简介
 2007年毕业于桂林理工大学,大专文凭
在《都市消费晨报》做过二年记者,负责旅游采访。2013到2015年
随后,就职于人民日报海外网。2015年到2017年。
2018年,开始专职写作,酝酿《听-新疆说》,每天走访不同的地市,采访不同的人,于2018年年底完成全部底稿。
2019年3月8日,开了新书发布会

欢迎关注加入我们
下一个传奇就是你
       
       
给我【好看】
你会更好看!

黑油山传奇出品
主编
兰馨儿
文审:筱雅
音审:风雨同舟
编审:小草
音频 视频制作:东东
编委:小草  金色秋天  春夏秋冬
艺术指导:李书迪
策划创意总监 :阿喜宝贝.银喜
投稿 838191578@qq.com
黑油山传奇是一个有品质的公众号
黑油山传奇出品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