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美国是土地财政开山鼻祖,香港极度依赖,中国早已成瘾!

美国是土地财政开山鼻祖,香港极度依赖,中国早已成瘾!

阅读量:3774317 2019-10-25


1、美国是土地财政开山鼻祖。美国在建国初期,战争债务堆积如山,联邦财政陷入困境。美国国会在1785 年和1787 年,先后出台了《关于西部土地测量和出售法令》和《西北法令》,目的是出售公共土地,“用于偿还债务或者履行偿债业务”。这就是美国土地财政的开端。不难理解,200多年前,美国就开始大搞土地财政,说美国是土地财政开山鼻祖并不为过。
 
1803 年,美国以 1500 万美元从法国手中买下路易斯安那州,购地面积 214.4 万平方公里,当时的价格仅为每平方公里 7 美元。美国从法国手上以白菜价买下了路易斯安那州21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再加上西部扩张吞并了大量土地。联邦政府获取大量领土支配权,并通过拍卖土地获得巨额出让金。土地出售收入占联邦政府收入最高年份达到48%。最终,美国通过出售土地还清了债务。
 
但是,美国这轮疯狂的土地财政,直接导致房地产价格暴涨,资产价格泡沫崩盘最终引发了“1837年美国大恐慌”。
 

1832年美国流通中的货币总量仅有5900万美元,到1836年已经疯涨到了14亿美元——仅仅4年的时间竟然大幅上涨了23倍,大量的流动性是由那些新开的银行创造出来的。这些钱并没有投资到新兴产业,其中大部分都流进房地产业用于投机。
 
2、香港对土地财政极度依赖。香港是自由贸易港、避税天堂,无论是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都非常低,而且2006年取消了遗产税,所以财政对土地的依赖程度更高。
 

根据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宣布的2019-2020财年《财政预算案》,“利得税”、“薪俸税”全年合计超过2262亿港币,占比36%;与土地有关的“地价收入”、“印花税”以及“物业投资收入”合计达2670亿港币,占比超43%;若加上差饷、物业税以及香港房企所缴纳的利得税,近一半以上的政府收入都来源于房地产行业,“土地财政”被再一次坐实。
 

香港作为自由贸易港之一,低税负吸引了大量资本涌入。与此同时,为了保证政府的正常运转,香港也选择了“土地财政”这条路线,高昂的地价导致了香港的房价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可见,无论是哪种税收制度,必然有其正反两面,我们要辩证地看待。今年以来,减税降费不断被政府提起,相信无论是内地,还是香港,在廉洁、高效的政府的带领下,企业的负担会越来越低,人们的日子会更加美好。
 
3、土地财政,中国地方政府早已成瘾!据中经网统计数据库和中国国土资源年报,自2003年至2015年,国有土地出让面积达到318万公顷,共实现土地出让收入251100.05亿元。2015年的国有土地出让收入是2003年的10倍。2018年卖地收入达到6.5万亿元,同比增长25%。2018年,全国前50大城市,土地出让金合计收入3.74万亿,占全国的58%。不过,在房地产持续调控、房住不炒背景下,地方普遍认为2019年卖地收入会缩水,部分省份缩水幅度甚至超过30%。
 

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全国300城市土地成交面积47083万平方米,同比下滑4%,出让金总额近2.25亿元,同比上涨16%。上半年杭州土地出让金全国最高,达到了1423亿元,比第二名的武汉多出了474亿。长三角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度”显著高于珠三角。以2019年前9个月为例,长三角主要城市卖地收入超过珠三角1万亿左右,几乎是珠三角的5倍!不难看出,中国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早已成瘾!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