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有几个事还是要向大家报告下:
一、很多读者提出留言未入选的问题,关于留言是否能精选,第一个标准是不允许涉及敏感和时事政治。凡是这样的留言,那都是不能入选的,而且屡次发布这样留言的读者,会被我视为故意想危害我的公众号,会被拉黑。所以有些读者请勿抱怨,也许您的留言很长很好,但是可能其中有一部分内容不适合发出,所以不会展示,敬请注意和理解。
二、自从我参加今日头条的“生机大会”以来,大家踊跃帮助,非常感谢。现在和第一名还有很大的差距,不过以目前的进度来看,如果我们继续保持,有望在30号左右赶上对手。请大家坚持打卡,每天投票,不胜感激。
三、为了表示感谢,今天是两篇。
————正文分割线————
作者:汪鲁阳
第一部分:西渡黄河阶段
一、打通远方

早在红一、四方面军懋功会师4天后的1935年6月16日2时,中央就致电张国焘、徐向前、陈昌浩,指出:“今后我一、四两方面军总的方针应是占领川、陕、甘三省,建立三省苏维埃政权,并于适当时期以一部组织远征军占领新疆。”这应该是最早预谋的“打通远方”,筹划西路军的想法了。
“打通远方”又称“打通国际”或“打通苏联”,目的是:
一、“主要是为取得政治帮助,要与之发生直接联系。”(1935年10月22日张闻天讲话);
二、“为使红军真正的抗日先遣队,为与苏联红军联合反对共同敌人日本”——即抗日;
三、“为提高红军技术条件”——即获取苏联的军事援助(1936年2月14日林育英、张闻天致电朱德、张国焘)。
后来在草地,红军分裂。
1935年9月9日,中央率一方面军北上;张国焘则率四方面军南下,于10月5日在卓木碉“另立中央”;11月3日中央红军胜利到达陕北与红25军会师;国际代表林育英到达陕北,在1936年1月16日和1月24日等电文中,肯定中央大政方针,并确认“打通远方”,要张国焘取消“第二中央”;四方面军南下失利,再次北上,1936年6月6日,张国焘被迫取消“第二中央”;7月2日四方面军与红2、6军团(后改称二方面军)在甘孜会师。
关于“打通远方”这一战略任务的落实是在1935年6月16日一年后的1936年6月29日,毛主席致电彭德怀:“打通苏联解决技术条件是今年必须完成的任务,而这一任务是必须1及15军团担负。”
“红军接近苏联的道路有二:一是宁夏及绥远西这一条路,距离较近,人口经济条件较好,缺点是恐怕不易造成根据地。但如能给马鸿逵主力以打击,一个时期的立足是可能的。二是甘凉肃三州这一条路,能够造成巩固根据地,缺点是距离较远,某些区域人口稀少,行军宿营恐怕有些妨碍。”
此时正是中央红军西征时期,为了策应二、四方面军北上,以及渡船问题难于解决,红1、15军团的这一任务就无法执行了。

从上述1936年6月29日毛主席致电彭德怀的电文来看。
在一、四方面军还没有会师的情况下,中央已经有令一方面军“打通远方”的设想了,两条道路也有预想,第一条是向外蒙,第二条是向新疆,这条路也就是后来西路军的西征之路。但是,从后来西路军未能在古浪、永昌和高台、临泽建立根据地的实践来看,“能够造成巩固根据地”是中央此时的一个误判,也是中央后来同意西路军建立根据地,贻误西进战机的原因之一。随着11月3日共产国际改外蒙路线为新疆路线,西路军西进的路线就确定了。
8月23日,中央征询二、四方面军(朱德、张国焘、任弼时,此时二、四方面军已会师)意见:“以四方面军独立进取青海及甘西直至联系新疆边境,兄等认为有充分之把握否。”
9月2日朱德、张国焘、任弼时回电,没有正面回答四方面军独立“打通远方”,但指出“黄河无论结冰与否,渡黄河技术上较易解决。”这是因为四方面军的红30军有一支造船的技术队伍,可解决造船的技术问题。
《红西路军征程》一书说:8月22日张国焘有一致电中央,提出四方面军“由永靖西渡黄河,独自进军青海、甘西,完成接通新疆和国际路线的计划”(23页)。查:《红军西路军文献汇辑》和甘肃人民出版社的《红军西路军·文献卷》均无此电。待考。

三大主力红军尚未会师,张国焘又生变故。9月18日,四方面军在岷县三十里铺开会,会议一连开了几天。朱德、任弼时和陈昌浩坚决要求北上会师,张国焘坚持西进甘南青海,吵得很凶。9月9日15时中央来电,和盘托出夺取宁夏,打通苏联的计划。朱德、任弼时、陈昌浩更坚定北上的决心,张国焘也被迫同意,遂发布《静(宁)会(宁)战役纲领》,北上会师一方面军。
当陈昌浩下命令给漳县前指的徐向前时,张国焘又变卦了,和陈昌浩大吵,甚至又哭又闹。陈昌浩这一回很坚决,他说:“必须去会合”,“我们是党员,错误要向中央承认,听候中央处理,哭是没用的。说到这里张国焘就走了。”
张国焘走了,去的是漳县前指找徐向前。到了后张国焘又是一番哭闹,徐向前人厚道,看到这个情况同情老张了,于是准备西进渡河。朱德、陈昌浩得知后大惊,朱老总大为光火,有“不胜诧异”“深为可虑”等批评语言。陈昌浩也赶往漳县阻止。辛苦大家养成点点点的习惯,谢谢。
其间,中央有数电劝阻,其中9月24日电指出:“与张国焘之间的争论应一概不谈,集中全力与团结内部,执行当前军事政治任务。”并详述北上会师的理由:一是集结静宁、会宁地区,打击胡宗南部;二是准备占领宁夏;三是“打通远方”。直到9月27日中央来电命令停止西进。此时,人算不如天算,徐向前率部队侦察,黄河对岸已经大雪封山,渡河无船,部队几次试渡均被冲回。部队返回后,正值中央明令反对西渡的电报到达,张国焘见大势已去,只好放弃西进计划,同意北上会师。
文章非常长,比平型关还长,只能连载了。
(未完待续)
本文作者:汪鲁阳,“这才是战争”加盟作者,未经作者本人及“这才是战争”允许,任何媒体、自媒体不得转载,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读者欢迎转发。友情提示:本号已加入版权保护,任何敢于抄袭洗稿者,都将受到“视觉中国”式维权打击,代价高昂,切勿因小失大,勿谓言之不预也。
公众号作者简介:王正兴,新华社瞭望智库特约军事观察员,原解放军某野战部队军官,曾在步兵分队、司令部、后勤部等单位任职,致力于战史学和战术学研究,对军队战术及非战争行动有个人独到的理解。其著作《这才是战争》于2014年5月、6月,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栏目分两期推荐。他的公众号名亦为“这才是战争”,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