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3日下午,在新疆财经大学古香古韵的国学教室里,一场有温度的教学研读课正在进行中……
▲点击视频,直达“研读课”现场
“经典照耀青春讲堂”是自治区落实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精神,全面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的具体举措,已在全疆高校举办两年多。本学期已举办了三场精彩的讲座。
第一讲《点亮理想的灯塔——做新时代的奋斗者》,第二讲《时说新语——我们处在怎样一个新时代》,第三讲《新时代共产主义信仰的路径》,三场讲座深入阐释了“理想信念”“新时代”的内涵,引导学生增强“四个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我校师生认真聆听了每场讲座。

▲第一讲 中国人民大学王向明教授——《点亮理想的灯塔——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第二讲 江南大学唐忠宝教授——《时说新语——我们处在怎样一个新时代》

▲第三讲 上海财经大学张桂芳教授——《新时代共产主义信仰的路径》
这节形式新颖的翻转课堂是结合前三讲内容,为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讲座内容的理解,提高思想认识,课程班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王文煊以“新时代的践行——信仰故事汇”为主题开展的教学研读课。

▲师生互动分享
研读班学生通过搜集、分享信仰的故事,谈感想、学精神、促行动,课程班主任精彩点评,以“盐溶于水、润物无声”的方式把信仰的力量传递到新时代新青年的新征程中,进一步引导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中。

▲学生讲述与信仰有关的故事
研读班的王洁同学说:“习近平总书记16岁到梁家河插队,在艰难的条件下奋发学习,艰苦和磨难不但没有压垮年轻的习近平,相反,磨炼了他的意志,增强了他的自信心,同时使他深切了解到百姓的疾苦,并深深地扎根于人民。从习近平总书记奋斗的故事中告诉我们,不畏困难,要把困难当作宝贵的人生财富,努力学习,努力进步,才能迎来美好的未来。”
阿里米热同学分享了八女投江的故事,抗日战争时期,我国东北八名女战士在和敌人拼劲弹药的情况下,宁愿投江也不愿意被俘,毅然决然跳进了乌苏里江,壮烈牺牲。她们中最大的25岁,最小的只有13岁。是什么力量让她们不畏牺牲,是信仰的力量!也唯有信仰的力量,才能让人们战胜死亡的恐惧,从一个青年化作一位战士!
李想同学讲述了藏族邮政驾驶员其美多吉的故事……

▲课程班主任王文煊作总结
王文煊老师总结到:“大家讲的故事都非常有意义,有的故事感人肺腑,有的故事朴实却铿锵有力,有的体现的是革命烈士的革命意志,有的体现的是当代平凡人的无私奉献。但都表现出信仰在现实生活中的践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把信仰的力量化作工作点滴,展现出持久顽强的生命力,就是信仰之美的真谛。”
课后,同学们一致表示:“这堂研读课非常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一是方式上有创新,师生互动分享,是一堂充满挑战的课;二是在自己思考的基础上,老师融理论于每一个案例,无形中加深了我们对理论的理解、感悟。”
在思政课的教学实践中,创新手段、办法,把思政课做实做优做强,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在实处,是学校党委正在努力探索的大课题。此次教学研读课创新形式,提升课堂吸引力,让学生愿意听,听得懂,入心入脑,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围绕研读主题,通过故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前三讲主题内涵,树立远大理想;扎实开展研读课,进一步发挥“经典照耀青春讲堂”教育引导作用。从坚定信仰到树立信心,从感染学生到赢得学生,本次教学研读活动做出了有益尝试,收到了预期成效。
往期精彩回顾
● 图说|全方位了解新财夜景
● 移步换景 心向往之|新疆财经大学校园景观志
编辑|刘进
编审|采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