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实在!这30条措施将优化新疆营商消费等环境,都与你有关!

实在!这30条措施将优化新疆营商消费等环境,都与你有关!

阅读量:3798721 2019-10-26




近期,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决定在全区开展“双优三服务”承诺践诺行动,并制定实施“优化营商环境、优化消费环境,服务群众、服务企业、服务基层”的30条措施。
这30条措施就是要着力攻坚对照党章党规检视查找出来的重点难点问题,就是要用心解决企业、基层和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的堵点痛点问题,是市场监管部门向社会和群众作出的严肃承诺。全区市场监管系统要主动担当作为,自觉接受监督,以服务发展、监管为民的有效工作,让广大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优化营商环境
1.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5个工作日。深化企业准入和注销便利化改革,到2019年底,一般企业的开办时间压缩至5个工作日内,实现企业注销“一网”服务。
2.全面推行生产许可办证网上预约服务。进一步简化工业产品许可证准入审批流程,实行为企业办证网上预约服务指导,全面实现电子审批。到2019年底,将企业申办生产许可证时间由60个工作日压缩至9日内,将需要进行现场技术核查的特种设备类许可办证时限由30个工作日压缩至15日内。
3.办理营业执照实现24小时在线服务。推行营业执照电子化、网络化办理,“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全面实现“不见面”办照流程,提供24小时“不打烊”在线服务。
4.在全区推行企业登记注册和银行开户一次性办理。建立健全“政银合作”机制,使申请人能在银行网点自助打印营业执照,一次性办理登记注册和开户业务,实现办照“零见面”、资料提供“零成本”。
5.实现公平竞争政策审查三级政府全覆盖。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将督促指导各地区、各部门落实公平竞争政策审查机制,依法制止和纠正各类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到2019年底实现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在区、市、县三级政府全覆盖。
6.深入开展公用企业限制竞争和垄断行为专项整治。着力查处重大垄断协议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件,曝光一批典型案例,强化“垄断行为”社会监督。
7.严查民生领域和涉企“乱收费”问题。严厉查处社会反映强烈的燃气、电力、供水、殡葬、电信、教育收费等民生领域价格违法、价格欺诈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和群众权益;持续规范涉企收费行为,针对涉企收费项目杂、收费不透明、隐形收费等问题,督促收费单位全面开展自查自纠,严禁向企业转嫁成本、严禁借用行政权力或影响力违规收费,切实做到涉企收费合法合规、公开透明,让收费单位自觉接受监督,让企业明明白白缴费。
8.严打侵犯知识产权违法犯罪活动。深入推进“互联网+知识产权保护”,创新知识产权保护手段,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有效性。全力推进专利代理行业“蓝天”专项行动,集中力量整治行业乱象,促进专利代理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优化消费环境
9.严打消费品“假冒伪劣”问题。开展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消费品专项执法打假,挂牌督办和集中公布一批大案要案。聚焦重点领域和重要时间节点,开展跨部门、跨领域、跨区域联合打假,有效遏制消费品“假冒伪劣”多发势头。
10.严格落实市场开办者的商品质量保障和赔付责任。督促电商平台、大型商场、超市等市场开办者,依法有效执行商品进货验收、索证索票、质量承诺、先付赔偿等责任制度,认真有效地坚持“消费者权益优先”原则。加大对过期商品下架、不合格商品退市等监管力度,全面落实市场开办者质量责任。
11.监督经营者全面落实网购七日无理由退货制度。有效整治网购中的霸王条款,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电子商务健康发展,全力营造“净网良治”的网上消费环境。
12.大力净化广告市场。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美容产品、保健品、药品、食品等虚假广告问题,深入开展民生领域广告专项整治活动。加强对电视、广播、报纸、微信公众号等广告发布的日常监管,严厉查处虚假违法广告。
13.强化“12315”投诉举报功能。聚焦交通工具、食品、家居用品、服装鞋帽等投诉重点产品,围绕餐饮住宿、文娱体育、电信服务、物业管理等投诉重点领域,做好大数据统计分析,为严格执法、精准监管、高效服务提供有效支撑。加强自治区“12315”投诉举报指挥中心建设,按环节落实投诉举报受理处置责任制,确保投诉举报回复率100%、实质性办结率和消费者满意率大幅提升,并实现12315互联网投诉举报24小时服务。
服务群众
14.下大力气整治校园食品安全。重点整治学校及幼儿园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不落实,无照无证经营,销售过期变质、“三无”食品,食品存储不符合安全标准等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大幅提升“明厨亮灶”+互联网覆盖率,到2019年底,校园食堂“明厨亮灶”覆盖率达70%以上。
15.全面整治食品小作坊“脏、乱、差”问题。开展食品小作坊综合治理,加强食品小作坊登记建档和生产加工监管,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严厉打击违法违规生产加工行为,坚决取缔食品“黑工厂”“黑窝点”。
16.严把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关。与相关部门联合重点整治蔬菜、禽蛋、肉食品、水产品等农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食品添加剂超限量使用等突出问题。
17.大力整治药品零售环节执业药师“挂证”问题。重点整治执业药师出租出售、药学服务不到位、转让《执业药师资格证书》等问题。
18.持续整治中药饮片质量安全问题。推行“互联网+监管”,到2020年,全区60%药品零售连锁总部纳入网络平台管理。持续整治中药材质量把关不严、掺假使假、超范围生产、违规销售、出租出借证照等问题。
19.专项整治保健品市场乱象。加大保健品市场违法行为联合执法力度,严查保健品成分、性能、功效等夸大虚假宣传和引人误解的广告宣传,对违规招募培训、私自召开会议销售等违法经营行为立案查处,坚决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曝光一起。
20.全方位提升电梯维保和应急救援能力水平。规范统一电梯识别代码,全面启用NFC维保刷卡功能,督促维保单位每15天开展一次维保,坚决杜绝电梯维保工作走过场。通过全疆统一的应急救援专线96333,加强救援调度指挥,实现拨打电话、指挥调度、赶赴救援同步响应,将最长抵达施救时间控制在25分钟内。
21.严打“黑心棉”、劣质校服问题。开展棉花、纤维制品突出质量问题集中整治,调集全区优势力量,重拳整治“黑心棉”、劣质校服等群众反映强烈、久打不绝的违法行为。持续加大对校服等纤维制品质量安全监测和监管力度,确保全区校服质量抽查合格率高于消费品平均水平,提升至90%以上。
22.在棉花收购季全力开展“监管护农”行动。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统一组织开展“监管护农”行动,各级市场监管部门结合实际,综合运用市场监管手段,严查棉企违规违法收购行为,严肃棉花公检纪律要求,坚决维护棉农合法权益。
服务企业
23.为企业培训1000名高层次“质量明白人”。持续推进“百千万质量强企”工程,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培训,年内为重点优势企业培养1000名高层次“质量明白人”,充分发挥优秀企业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引导帮助更多企业开展质量强企活动。
24.综合运用知识产权质押、动产抵押登记等手段助力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设立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风险补偿金,落实贷款贴息政策。进一步拓宽动产抵押物登记范围和抵押担保种类,着力提升动产抵押登记便利化水平。
25.加快实施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全面推行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引导和支持企业以国际标准和先进标准对标达标,在自治区特色优势产业形成一批企业标准“领跑者”,以标准领跑助力高质量发展。
26.提升商标受理服务质量水平。建设使用好商标受理服务窗口,主动提供专业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积极推进“互联网+咨询服务”,打造推动新疆品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服务窗口。
服务基层
27.开展高级专家下基层活动。组织市场监管领域的专家下基层开展技术帮扶,进行专业培训、现场指导和咨询服务,切实解决基层实际困难和问题。
28.加大基层干部和人才队伍培训力度。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统一组织区、市、县市场监管部门中层负责人全员培训,地州市市场监管部门领导班子全员培训,实现3年时间轮训一遍。开展基层业务骨干培训,实现各业务领域培训全覆盖。协调各对口援疆省市市场监管部门为地州市市场监管部门进行人员培训、技术指导、挂职锻炼等援助活动。
29.严格“减文减会减评比减督查”。从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做起,严格控制发文数量,精简包括规章、决定、意见和通知等各类规范性文件和通报类文件,2019年重点精简文件发文数量较2018年减少65%。大幅精简各类会议,2019年召开到地州市市场监管局层面的会议数量较2018年减少64%,总数不超过15次。严格控制督查考核和达标评比,市场监管系统全区性的业务督查考核全年不超过2次。必须开展的调查研究和执法检查要轻车简从、简化程序,注重蹲点调研,务求调研实效。严禁层层陪同,除非全局性工作需要,不得要求基层局主要负责人陪同调研。
30.全力加强基层基础能力建设。自治区市场监管局所属技术机构同基层技术机构结对帮扶,重点解决基层技术落后、能力匮乏、信息不畅、装备不足等问题。抽调专业技术人员,协助基层做好危险化学品、生产许可证企业、重点工业产品生产企业安全督查及生产条件现场检查,以干代训,不断提升基层市场监管队伍专业能力水平。组织专家技术力量,赴南疆三地州开展“煤改电”相关产品的抽样培训,加强现场技术指导,为南疆市场监管部门做好“煤改电”产品检验及监管工作提供技术支撑。来源:天山网



编 辑         刘    佳
责 编         吴昊儒
主 编         王丹娟
     泽普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投稿邮箱:zpxwxcb2011@163.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泽普零距离”

扫码关注我们!


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请长按识别二维码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