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对越还击战中唯一的香港兵,一件事感动亿万国人!

对越还击战中唯一的香港兵,一件事感动亿万国人!

阅读量:3831424 2019-10-27



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创所有
在1979年对越反击战时,解放军中有唯一一位香港籍士兵,战后,这位士兵还做了一件事,感动无数人。

这名士兵叫王志军,土生土长的香港人。父亲是上个世纪40年代由大陆移民到香港的,到香港后,便在一家爱国机构工作。此时的香港还是英属殖民地,父亲历经磨难,逐渐成为一家中资媒体的负责人。
1958年王志军在香港出生,在香港读完小学后,父亲为了让他牢记中国人身份,加之国内当时的复杂环境,为了磨炼王志军,就决定把他送到广东继续读初中,此时的王志军在香港内地都有身份,这在40年前是极少见的。

1976年,王志军申请参军入伍,后成为55军163师487团7连的一名战士。487团是解放军中的王牌部队,前身为红一军团第一师第一团,该团英雄辈出,王志军成为7连“狼牙山班”一员。
1979年2月17日对越反击战打响,王志军成为有记录的20余万参战的解放军中,唯一一名香港籍士兵,他所在的部队参与了攻打同登、凉山等战役。此战改变了王志军一生,看着身边战友为胜利而抛头颅洒热血,他真正意识到了作为中国人的自豪。

后来,王志军退役,又回到了繁华的高楼大厦林立的香港,在都市的灯红酒绿中,在世俗的喧嚣里面,常常会让他想起丛林里和战友们冒着子弹的呼啸冲杀的场景,也让他更加感受到了和平的可贵。
这场战役成了他宝贵的人生经历。每每想起,他还总是浑身燥热,血气方刚,讲起来如数家珍。为了记录这段经历,纪念逝去的战友,王志军决定将他参加对越反击战的经历写下来,同时也参考了众多史料,及老兵的叙述,完成了一本对越反击战的亲历记。
2008年12月,正值对越自卫还击战30周年前夕,星克尔出版(香港)有限公司曾推出了一本《1979对越战争亲历记》,此书一时引起各界关注。
因众所周知的原因,对越作战题材多年来在境内的各种媒体上已近绝迹,相关资料没有解密,缺乏研究,不能出版,甚至在网络上也多加限制,令人遗憾而无奈。《1979对越战争亲历记》的出版,为共和国的历史研究填补了一块空白,是对历史和后代的负责,有一定的标志性意义。同时,也是对那些曾为共和国浴血奋战的军人献上的一份深深怀念——历史没有忘记他们。

右边的是增订版
作者在此书前言中说:“过去30年来,每当夜深人静,我常常想起那似乎十分遥远,但又好像近在眼前的烈士陵园。每当雷电交加的夜晚,我常常想起30年前的2月17日早晨那隆隆的炮声。就是那一场战争,从此改变了我们的一生。”
香港凤凰卫视评论员的评论员何亮亮先生曾经在节目中谈到了对此书的读后感:“对于阵亡战友的思念,对于当年战友如今的凄凉遭遇,对于中国军队在战争暴露的问题,对于一将功成万骨枯,作者有深切的反思,在书中也有许多叙述。至于一场一场的具体战斗,作者更是倾注了大量笔墨,使我们看到了活生生的战场情景”。

王志军将卖书所得的钱,全部捐给了参加过那场战役的生活较为困难的老兵,展示出了一名卫国老兵的拳拳之心,感动无数人。
他身在香港,心却永远留在1979年的部队里,永远和内地的无数战友们在一起。
如今,曾经密集的枪炮声,冲天的阵地火光,都已经离人们远去,但这并不意味着,战争不会在明天清晨来临,天下虽安,忘战必危,要想让白鸽在蔚蓝的天空飞过,要想让万家灯火的璀璨永远安谧,就要不断发展和强大国防事业,国泰才能民安。
(放到你圈子里,战友们会感激您)点击下列标题,您可以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  1号首长
?  军人转业就当镇长,官场空降兵的背后
?  升迁路上有一种捷径,人人都想知道!
? 单身女领导体检结果曝光 男秘书惊慌辞职
?仕途不顺,于是他将祖坟迁到一块宝地,从此官,。运亨通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