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在团海南省委、团云南省委、团广西壮族自治区委的大力支持下,亚沙会组委会志愿者部副部长、团三亚市委副书记邢贞达带领亚沙会组委会志愿者部、外联部工作人员赴云南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开展小语种志愿服务招募工作。

亚沙会组委会志愿者部与各校校团委合影及座谈会

在招募活动中,邢贞达分别向三所高校介绍了亚沙会的基本情况及小语种志愿者招募需求,三所高校对亚沙会小语种志愿服务招募工作表示大力支持。
他们表示将协调教务系统做好教学任务安排,大力宣传亚沙会,动员学生们积极报名参与亚沙会小语种志愿服务。同时,也感谢亚沙会组委会给学生们实践锻炼提供这样良好的一个平台和机会。
据了解,亚沙会组委会志愿者部下一步计划前往广东、北京和上海招募阿拉伯语、波斯语、蒙古语等小语种种类志愿者,进一步细化小语种招募人数,明确志愿服务岗位。确实按照亚沙会组委会小语种志愿者需求,保障亚沙会组委会对于小语种志愿服务的工作要求。
走进三所高校
云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本科生培养共设有7个外语系学习,分别是法语、日语、英语、印地语、 越南语、泰语和缅甸语。学院越南语、泰国语、缅甸语等小语种语系实行“2+1+1”人才培养模式,突出“专业课程国内国外两个教学平台、学生实习在海外、面向国内和东南亚就业”的专业办学特色。云南大学小语种志愿服务参与频次较高,先后参与了“北京奥运会”、“中国-南亚博览会”、“2015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2017南亚东南亚国家商品展暨投资贸易洽谈会”、“上海世博会”以及即将到来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各大赛会,提供国际交流沟通服务,获得社会各界对云南大学学生国际交流志愿服务的一致好评。
广西民族大学东南亚语言文化学院教学模式,抓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以及广西实施"一轴两翼"战略构想的历史机遇,强化"民族性、地方性、国际性"的办学特色。在全国率先实施了"3+1"跨国培养非通用语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亚非语言文学学科优势。广西民族大学学生们先后参加了参加第十四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南宁国际民歌节志愿服务活动,分别在外宾接待、展馆服务、会务翻译等岗位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学以致用,凸显专业特色,更多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发展。
广西师范大学小语种种类分别有日语、朝鲜语、越南语、泰语等小语种种类,其中每年大三学生都需要前往国外学习一年,实行“3+1”人才培养模式,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
来源:三亚亚沙委融媒体中心 三亚市志愿者协会
三亚2020年亚沙会官方微信号
三亚2020年亚沙会官网

分别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我就知道你“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