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想到你在关注我就忍不住有点紧张
连载七 最美的旅行在云南

玉龙雪山
都说到了丽江,玉龙雪山是必须要去的地方。我们在出发前半个月,就得知玉龙雪山230的门票是自费项目,也明确告知旅行社我们要上去的。谁知,在我们嘻嘻哈哈地盘算是自己带薄的羽绒棉袄还是去租那些很多人穿过的棉袄时,旅行社对接人却忘记了这茬。到了丽江后被告知:玉龙雪山大索道7月21-23日在检修,不能上去;因为23号前累积的票数太多,24-26号,也无法买到票。而我们的行程安排是7月20-26号,不能上雪山,几乎成了这几天我们心头拔不掉的一根刺。
25号晚上再次回到丽江,旅行社再没有其他安排,就等26号下午五点接送我们去三义机场。这几乎一天的自由行程,难道让我们宅在酒店玩手机游戏?经过跟导游、酒店老板等本地人联系,得知我们可以在网上购买到玉龙雪山小索道100元的门票,可到三千多米的高度,中途有甘海子草原、冰川公园、蓝月谷、云杉坪、牦牛坪五个景点。在队长的联络下,当即有六个人成团,我们自费前往玉龙雪山蓝月谷!
第二天一早七点钟出发,达到雪山之前,我们途径玉龙雪山东麓甘海子草原带,甘海子原为高山冰蚀湖泊,后因雪线上升,积水减少以至干涸,人称“干海子”,是一个绵延4公里长1.5公里宽,三面环山的高原草甸,因为赶时间,我们没有下车逗留。包车的女司机说,从景区进口到云杉坪入口,有很多岔路,有人带着就省事多了。果然,我们一进游客中心,就被各种催,门票也来不及取出来,一律用身份证扫描,司机导游带我们穿过一个地下迷宫似的隧道,经过几远八远的三四个关卡,终于把我们送到上观光车的位置了。她在铁门里跟我们挥手,说到时会在出口等候。
上玉龙雪山大索道的入口叫牦牛坪,小索道入口叫云杉坪。云杉坪是纳西族青年男女殉情的地方,是他们公认的通往玉龙雪山第三国的必经之路。当某一对青年男女的自由恋爱遭到双方家长阻拦时,他们就会选择相约到云杉坪来结束生命,“从一个世界抵达另一个世界”。“在他们眼里,云杉坪既是一种生命的结束,也是另一种生命的开始”,云杉坪由此成为丽江纳西族青年男女的殉情之地,并见证了这个民族在爱情面前的浪漫和悲怆(摘自云南永顺作家陈洪金《香格里拉的爱情与婚姻》)。
观光车带我们穿过云杉坪、经过蓝月谷,一二十分钟后直抵小索道入口。我是一个有严重恐高症的人,2013年与儿子在佛山西樵山坐那个一条凳子一条链子围起来的观光索道,第一次体验才三四百米的高空把我吓成了一滩泥;第二次在长沙岳麓山因为不敢与儿子同坐缆车,导致他下车后找不到人而赌气走路下山了。现在到了玉龙雪山脚下,不坐索道是上不了山了,我只能豁出去了!
索道上一个个玻璃房子滑过来,在最底端位置工作人员引导我们赶紧往里面钻。一个“房子”坐六个人,十几秒的功夫人就齐了,工作人员飞快地扣紧铁栓,一把推势“去!”,玻璃房子就顺着索道缓缓往上面滑动。里面两方有凳子,我们依次坐下,伙伴们提醒我:别看下面,只看上面。之前坐空头缆车,我的确是不敢睁开眼睛,这次踏踏实实地坐在“房子”里面,也不是很恐怖啊!看到上前方悬空而来的玻璃房,也有点杞人忧天,尽管有那么一丝瑟瑟发抖,还是拍了几个照片和视频。十来分钟后,从索道上下来,那种全身虚空的感觉持续了半个小时才完全消失。
下了索道,来到了玉龙雪山的原始森林腹地,一个相对较平坦的空地,不过这里一律用木板铺成的林间小道引导游客的脚步,其余地方,都维持着它的原始风貌。这里也有十块钱一趟的观光车可坐,两里多路到终点,我们选择了步行。
所经之处,地上是绿色的草皮,草皮之上有长着一身白苔的云杉树高耸入云。旁边不时有牌子提示:这里有滇金丝猴、金钱豹、麋鹿、穿山甲、灵猫、金猫等珍稀动物出现,提醒游客要注意安全。说得再多也没有用,我们一路走去,何曾又看到过一只能“动”的物出现?我们毫无顾虑地跟许许多多游客一样,雄赳赳气昂昂地行走在这个原始森林里面,以一种藐视众生的雄姿大行其道,阔步前行。如此快速行走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冷”,森林里的气温比丽江古城要低十度以上,加之时不时会下一下小雨,把空气中人类呼吸的热气全部浇灭,不冷才怪。
我好奇的是森林里不时有倒在地上二三十米长的死杉树,至于叫什么云杉、冷杉、红杉我就不懂了,反正一概是直溜溜的杉树,很少有粗壮的枝丫;看样子死去的年代很久远了,也许还没有成为朽木,或许是这里一年四季如同冰箱保鲜的温度,也难以成为朽木。为什么会偶尔死去一棵两颗树,而不是因为一股风或者一股冷流,或者一场病虫害,导致大片地死去,我也不得而知。尽管普达措森林公园也有类似倒下的树枝,但那里的树种比起玉龙雪山下的杉树,就是小巫见大巫——没得比了。这里倒下的树动辄就是二三十米,甚至五十多米长(返回时看到是两棵树倒在一条线了),它们的身上再也没有长出新的枝丫,是完完全全死去了,一年两年、十年二十年……过去了,它们有点像高高隆起的枕木,逐渐地与这片大地融为一体,虽然它起不到任何净化空气的作用了,却像这个森林里的静脉血管,成为这个原始森林里一种病态的美。
步行两里多路,来到了森林公园的终点。这里是一个很大的谷底,除了启动了“游客服务中心”的各种服务功能,还有一大片茫茫的草原。草原的尽头是大片大片的树林,树林过去就是玉龙雪山最高峰;远远望去,天际下的山头高高耸立,云雾缭绕,青色的山峰上似霜如凌,寒气凛凛,有两条白色的道路从顶峰顺延下来,肉眼分辨不清,那种白到底是积雪还是结冻所致。我们跟没有上来的伙伴发视频,一个劲地说:看到雪啦看到雪啦,谁叫你们不上来。
但后来在蓝月谷网红打卡地看到连续不断的瀑布群,不虚此行的庆幸感更为强烈。
我们靠着草场的栏杆以远空的雪山为背景拍了几张照片,然后沿着草场逆时针方向走一圈。这一圈并不远,也就两里多路的样子,行至快到树林边缘时,一条木板通道横穿草场。在这条过道上拍照,两边碧绿的草地、红色的羽绒服、白色的藏袍形成鲜明的对比,搬到手机相册上,画面更显清新脱俗、不染纤尘。
绕了一圈回到游客服务中心,一行人走走停停到索道口——下一站:蓝月谷!蓝月谷是玉龙雪山冰雪融化成河水从雪山东麓的一条山谷流过,因月亮在蓝天的映衬下倒影在蓝色的湖水中,故名。蓝月谷中的河水在流淌过程中因受山体阻挡,形成了四个较大的水面,分别为玉液湖、镜潭湖、蓝月湖和听涛湖。
我们从玉液湖地段步行下来,然后沿着湖边往上走。蓝色的湖面微风起浪,泛起层层涟漪,两岸植被茂盛,青黛如玉,远处雪峰映衬,有刀光剑影般的锋芒。每往上走一个台阶,就有不同的瀑布(据说是做了人工改造)呈现在眼前。我们在一个河滩前远观第一个瀑布,宽约二十多米,高约五六米,瀑面没有连成整体,如同水帘向下面飞溅,隔得很远都能感觉到水雾。河滩上有人向游客招揽穿藏服骑牦牛的生意,旁边立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牦牛传奇”的故事:传说很久以前,这里的人们只有骑上圣洁的牦牛,才能趟过湍急的白水河,达到梦想的彼岸——“玉龙第三国”,并说“不骑牦牛,枉到雪山”。拜托,“我不是神仙,也懂得逍遥”,我们已经抵达雪山撞到了半山腰,又何须在意什么“弯道直道”呢?
继续往蓝月谷上游走,到了我们这趟云南行最著名的一个网红打卡地——蓝月谷白水台。白水台在蓝月湖地段,是从上游听涛湖一道坎下来,一层层睡莲般的半圆形平台,湖水在听涛湖是平静的,蓝色的,越坎而下,流经这四十多个平台后,经过层层递进的分解,变成了白色。站在高台上看过去,白水台如同白玉打造的睡美人,冰清玉洁,出尘脱俗。等看清它的全貌后,我们同行的九零后小伙伴便发出了颤抖的尖叫:啊!啊!我要发视频,我要拍抖音。发就发呗,好孩他妈,没人跟你抢风头。我不会玩抖音,不理解发个抖音用得着如此激动吗?当然,我承认这就是代沟。
代沟是什么?先讲个笑话:孙子换上新衣,在奶奶面前走了一圈说:奶奶,有范吗?奶奶随即应声:有,在锅里,你自己去盛。孙子再问:奶奶,你会下载吗?“我不会下崽,你爹是哪里来的?”看到这个笑话,我默默地把没有抖音的手机盖上,假寐三分钟。
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拍在沙滩上,不过不用害怕,一个人的梦想与年龄无关。我一直有个梦想:拍一个婚纱照,补偿一下我的少女心。在这个平均气温不到十度的蓝月谷,我们碰到了四对新人在此拍婚纱照,穿着洁白婚纱的新娘在新郎细心的呵护下美丽动人,真正是“情深深雨濛濛”。触景生情,我的“青春小鸟”又回来了——梦中的佳人,终将君临城下,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人生是一场漫漫长旅,每一段岁月都是一趟旅行,所有的际遇,都是一个驿站。在这趟被分割成无数个驿站的旅行中,有些人在乎身体力行的跋涉,有些人注重历史人文的挖掘,有些人喜欢将风景永远定格;而我,渴望与你打马天涯,驰骋疆场,历经风雨之后,归来仍是少年。
文字/编辑:宋凤蓉

甘海子高原草甸

蓝月湖

森林公园徒步

林中栈道

千年古树

伉俪情深

云雾缭绕的玉龙雪山

蓝月谷

打一成语(maoheshenli)

游客服务中心→

地下迷宫排队上车

横看成岭侧成峰

玉龙雪山第三国

云杉坪小索道缆车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地下迷宫

游客服务中心门口

玉液东南侧,乾坤日夜浮

蓝月谷蓝出了天际

第一道水帘

蓝月谷白水台打卡

中国好老板在值班

中国好老板留守铜仁
往期精彩回顾
【华安投资】连载六:最美的旅行在云南——大理
【华安投资】连载五:最美的旅行在云南——香格里拉
【华安投资】连载四:最美的旅行在云南——虎跳峡
【华安投资】连载三:最美的旅行在云南——丽江千古情
【华安投资】连载二:最美的旅行在云南——拉市海
【华安投资】连载一:最美的旅行在云南——丽江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