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叫上一帮小伙伴
一个人放风
一个人土(kei)块(la)垒尕灰
几个人刨洋芋
明确分工、行动迅速、组织严密
为了一顿洋芋
满身满脸都是灰
”这是不是很多人的童年
又有多少人还在馋那口洋芋香

时光荏苒
曾经“垮了的一代”90后
在两个月后也要正式迈入30的行列了
人在慢慢地变老
曾经的一些“老物件”也在逐渐退出舞台,
但这些承载了一代青海人青春岁月的工具,
也曾经是智慧的结晶。
今天,小编给大家展示30个“老物件”,
快看你认识几个?

1
土灶台

砖头混着泥土
一层层叠加起来
就是最原始的灶台
灶台饭带着淡淡的柴火味
秋天的时候
灶口里外婆的一把烤麦子是我和表弟的最爱
吃的满手满嘴都是黑
还追在外婆的屁股后面还要更多
烤麦子的香没够!
2
饭盒

还记得当年的便当盒吗?
不分日式、玻璃和塑料
就是这样的薄薄的铁饭盒
大家人手一个
那时候上学没有暖气
一个班里有一个炉子
快到中午的时候炉面上全是铁饭盒
上课的朗读声总是伴随着饭香和
同学们的肚子咕噜咕噜的声音
好像已经是很遥远的事了!
3
算盘

那时候可是生意人的必备品
现在已经被计算器代替了
对于以前的孩子
这可是必修课啊!
4
草帽

这个帽子应该在农村比较常见
麦杆编的,可以遮阳防晒,挡小雨
这可是爷爷们的心头好
什么礼帽、贝雷帽
千金不换!
5
老秤

常用的老秤有2种一种是钩秤,一种是盘秤秤的重量不一样乌木的秤杆上,点缀着铜质的秤星,手工精巧极为准确,用它来称东西分毫不差
现在还可以在中药铺里看到它的身影!
6
三轮车

过去没有电动车
更没有电动三轮车
最多的就是自行车和脚蹬三轮车
这种三轮车既能拉货又可以载人
在交通不发达的时候
可是有大用途的
7
水缸

小时候几乎家家都有
那时候的水没有现在方便
往往是几家有一个水龙头
水缸就变成家里的重要储水用具
那时候的孩子在外面疯累了
回家拿着瓢一瓢凉水下肚
啊,服坦
胜过人间无数啊!
8
磨

所能想到最美好的事
就是和你一起
慢慢推着磨,看豆花浆慢慢流淌~
想想小编最近一次看到它
是在平安的袁家村,你们呢?
9
小三轮儿童车

这是小时候每个孩子都梦寐以求的座驾
每天睡醒的第一件事就是
”妈妈,我要下楼骑车!“
然后享受小伙伴们羡慕的目光
艺术照里都要带它凹造型
10
黑白电视机

那个年代
一台黑白电视机是最昂贵的奢侈品
叫着小伙伴、转着天线、看着小燕子
即便是满屏幕的雪花,也依然很开心
11
磁带

也许你跟大家一样
早已习惯用手机听歌
但是在你家的某个角落
一定躺着几盘舍不得扔掉的磁带
让小编影响最深的还是小学六年的英语听力磁带
摞起来有半人高
那是曾经努力学习的见证
12
脸盆架

旧式木质洗脸架
上面搭毛巾,中间有一个镜子
下面可以放好几个盆子
还有塑料的架子
那是全家人的梳妆台
13
篦子

这是不少人童年最惨痛的回忆吧
据说小孩脑袋上爱生虱子
就经常用这个篦子梳头
真的会有很多虱子掉在白纸上
14
搓衣板

那个时候的搓衣板真的是用来洗衣服的
现在已经变成了“行刑”工具(跪搓板)
但是很多家庭已经没有这个东西了
15
架架车

农村用来推东西
拉个柴拉个土
都用这种手工推车
现在偶尔还可以看到
小时候当过跷跷板玩的小伙伴
举起你的小手!
16
簸箕

以前用来颠菜籽或者大豆
颠着颠着其他脏东西就颠出来了
以前也是家家户户都有的
现在在老家也可以看到
17
收音机

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起
年轻人结婚很时兴“三转一响
所谓“三转”指的是车轮会转的自行车
飞轮会转的缝纫机
以及指针会转的手表
而一响则是指会发声的收音机
18
二八杠(一脚蹬)

自行车也是70年代结婚三大件之一
那时候特别流行永久与飞鸽牌
那时候还可以在杠上安一个小坐位
前面带一个后面带一个
19
滚铁环

小时候哪有什么乐高、遥控车
那时候我们最喜欢的就是滚铁环
好怀念那肆意奔跑的岁月
20
风箱

那时候没电,没鼓风机,煽风点火,全靠它了
它也是家里孩子的玩具之一
为了拉风箱
小孩子都是排了班的
你1、3、5
我2、4、6
除了以上的这些
还有……21

▲压水井
22

▲手工推子
理发用,不过会夹住头发……
23

▲锥子
纳鞋底专用,
漂亮的尕布鞋都是母亲用它一针一线纳出来的。
24

▲袜撑子
有认识的吗?
25

▲鞋样子
26

▲顶针
27

▲搪瓷杯
28

▲折尺
29

▲旱烟袋
爷爷的最爱。
30

▲背壶
时光匆匆
物件记载着人的情感
太多的老物件承载着太多人的整个童年

你家还有这些老物件吗?
欢迎留言一起讨论~
来源:青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