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声音?青海道
第七站


行程:玛多县—达日县—大武镇里程:950公里时间:8月10日——8月15日采录拍摄内容:三江源地区的自然本源之音
上一站我们聆听了玉树天上人间传来的声音。这一站,我们将穿过素有“中华水塔”之称的三江源地区,这里雪山连绵,地球高处的清净之地孕育出了藏传佛教的两座神山。雪山融水汇成河,沟通雪山之间星罗棋布的各式湖泊,成群的珍稀野生动物徜徉于江河湖海之间。在人文和自然的绝对海拔高度,流淌着最纯净,最本源的自然之音。山水有灵,每一处都带来亲切。
鄂陵湖——纤纤少女
鄂陵湖位于黄河上游,为了采录黄河源头的声音,我们六点就从玛多县出发,车走到国道上的时候太阳才刚刚升起,树木草丛影子拉得悠长,染上晨光,早起的大脑还不清楚,只是在朦胧中看到了分明的万物生息。

车拉起长长的烟尘,站在小坡上,脚下就是鄂陵湖。太阳已经完全升起,光芒散成星星落在湖里,潋滟中的人影连轮廓都隐去了。

到了地球的最高处,湖周围的山都是低低矮矮,温柔的环抱着这方净水,在水声鸟鸣中,一切人为的响动显得特别微不足道,黄河源头的水声干净清澈,带着初生的怯怯软软,像是羞赧可爱的少女一般。

我们轮流从录音师手上拿过监听耳机,在极致的本源之音包裹下,早起的困顿被纯净清冽唤醒了,大家小心翼翼的聆听着……

尕朵觉悟神山——巍巍智者
相较于藏传佛教的其他两座神山——冈仁波齐和梅里雪山,青海的这两座神山似乎过于低调了。我们四处问路,折腾了一个上午,走过很长一段泥泞的小路,才终于到了尕朵觉悟神山跟前。

没有过多的旅游开发,只有孤零零的一座小栈道——伴着微雨,我们开始往上攀登。在这样的高度,每一次抬腿向上都是费力的,但当我们终于陆陆续续登上平台——这里铺满了厚厚一层前人撒下的祈求幸福的风马旗。在这样一座充满力量的神山面前我们都静默了……

耳边只有细雨落在身上的声音,从神山上躺下的流水声,虫鸣鸟叫和由剧烈转向平缓的心跳。这样充满智慧的一座山,能让你静下来思考,等整理完了纷乱的心绪,云雾就会散开——我们见到了神山的山顶。

阿尼玛卿神山——宽厚母亲
、寻找阿尼玛卿神山的主峰也废了些功夫,在公路上就远远看到了阳光下的雪山,但真正到达雪山跟前又是崎岖坎坷的石子小路,糟糕的路况让我们一度以为要徒步上山。好在一番折腾后,我们终于还是到了雪山跟前。这里连栈道都没有了,只有遍地的野草野花。

连绵的雪山就在我们眼前铺开,像母亲宽厚的手臂一样,呼唤拥抱了我们。刚来的时候,还下着小雨,天空布满乌云,不一会儿阴雨就往东边去了——西边日落东边雨,我们不断往前走,靠近雪山,暖色的霞光把雪山照的更加慈祥温和。

如果说在尕朵觉悟雪山前,是敬重,在阿尼玛卿雪山前,就是敬爱。我们嬉笑着,说着这块岩壁像山羊,那块岩壁像蜗牛,在母亲慈爱的目光里,岁月静好,直到必须上路,才依依惜别……、

特别支持
本次活动车辆由一汽?大众奥迪提供

本次活动官方合作新媒体青海V联盟

本次活动录音设备由广州帝捷科技提供


特别赞助
本次活动由天佑德青稞酒特别赞助

下一站预告果洛——听他们唱完最后一首歌,返程

上一站回顾《行走的声音?青海道》第六站:玉树——废墟上的精神高地

关于《行走的声音?青海道》请点击《行走的声音?青海道》2019再出发

行走的声音——致力于保护和创新中国传统本源民族文化艺术,以本源音乐及背后的文化为脉络,用衔接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的视听语言,诠释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艺术。了解更多关于行走的声音,请点击:这些你没听过的声音蕴含着生命的本源之美
本源音乐本源音乐包含本源的自然之声与人文之声,是具有源头意义的声音及音乐。本源自然之声是指大自然本就呈现出来的声音。它是地域环境、声音生态的集中展示体,通过自然声音可以感知独特的地域及自然环境。
本源人文之声是人类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的一种表达生活,情感,思想意识的独特音乐艺术,是民族地域文化集中展示的艺术载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这些音乐直接产生于民间,由人类集体创作,并在流传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本源音乐人文之声中的大部分内容已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那木厂牌(NAMU Label)成立于2013年,是倡导与推广“本源音乐”的综合性平台。致力于发掘本源的自然与人文之声,以音乐为媒介,先后发起“声空探索”、“竹下听茶”、“聆听湿地之声”等系列独立艺术项目。2015年发起“行走的声音”—本源音乐创新计划,旨在探索本源音乐及其背后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