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高中生学习(ID:gzsxuexige) 作者:学习哥
10月25日,一段视频开始在网上流传。
视频来源:新京报
视频显示,事件发生在一间教室里,一名身穿便服的男子走进教室后,一名身穿校服模样的少年突然用砖头从其背后多次击打其头部,10秒钟狂砸9次,致使其头部流血。该男子捂着头部倒地后,这名穿着校服模样的少年欲再次上前击打,但被教室里其他学生搂抱住,被砸伤男子在墙上留下的血迹清晰可见。

事发现场(视频截图)

这起发生在高考后的考生相残案,其实不是个案;案中冷血的袁某与不幸的叶某,也绝非个例——
2004年,大学生马加爵连杀4名同寝室同学,震惊全国
2009年,大学生胡安戈沉迷网络游戏挥霍5万元,为逃避追问而毒杀父母
2010年,大学生药家鑫撞倒路人张某,又连捅八刀致其死亡
2015年,高三学生龙祺当着母亲的面将班主任残忍杀害
2015年,大学生李斯达对校友周某强奸未遂,最终将其残忍杀害
2015年,一对年仅15岁的孪生姐妹,因嫌父母管教过严而3次策划毒死父母,并最终用剧毒鼠药将亲生父母双双毒死
2017年11月12日,湖南益阳沅江三中高三学生罗某杰因未完成作业,在与班主任鲍某交流过程中发生冲突,将班主任刺死
2019年6月8日,高考刚刚落下帷幕,河北省衡水市冀州第一中学内,年龄均为17岁且同为邯郸籍的学生袁某和叶某因矛盾发生冲突,很快扭打在一起,袁某持刀具刺死叶某。
……

这些年轻的“凶手”犯下如此恶行,绝不是一句“这人心理有问题”就能解释得清,肯定是教育、成长中的某一环出现了问题!这,似乎才是我们更需要反思的。
教育的首要目的,是使人性发生变化。一切知识学习、各种专业技能学习都要从人性出发,并能促进人性成长。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都不能以人性的缺失或降低为代价。这应成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乃至社会教育的一条铁律。
而我们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忽视了这条铁律,至少是弱化或有名无实。其结果是,在一些学生身上,别说什么优秀的品质,就连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人性”都没有!这些人性,就是“是非心、羞耻心、宽恕心、感恩心”。
一些学生缺“是非心”
知识的获得,并不意味着一个人就获得了判断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尤其是在自媒体勃兴的当下,谁都可以发声,一些人为博眼球总是抛出另类、偏激、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的观点。而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还处在形成期,在此影响下,有的学生就没有建立起正确的、亲社会的判断是非的标准。
最典型的莫过于药家鑫案。起初他只是驾车撞倒路人,可他没有及时施救,反而受到网上交通肇事“撞残不如撞死”的荒谬言论影响,又连捅八刀致伤者死亡!
现在的网络放眼看去,类似“撞残不如撞死”的论调仍层出不穷:老人倒地千万别扶、慈善募捐都是敛财、宁做小人不做君子…就连江歌案,都有人拿来做“不要教孩子善良”的佐证!这种“抓住一点,不及其余”的是非观如果任其泛滥,很难想象学生们会有怎样的是非心!
一些学生缺“羞耻心”
青年学生年少气盛,出现某些缺点和过失在所难免,问题是以何种心态对待自己的缺点和过失。
一个能对自己的缺点和过失进行反思并付诸行动、设法弥补过错的人,才能真正获得心灵的成长。而能够做出反思的前提,就是要对自己的缺点和过失产生羞耻心。一个没有羞耻心的人,任何法律、道德都无法约束他。
可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学生做了有违道德之事,却丝毫没有内疚感、自责感!那个沉迷网络游戏挥霍5万元的大学生胡安戈,面对父母的追问,毫无悔过之心,竟将父母毒杀。完全是人性扭曲的表现!
一些学生缺“宽恕心”
宽恕心,就是在社会交往中对他人的缺点、过失,甚至对他人给自己所造成的伤害行为能够采取宽容、谅解的心态。
具有宽容心的人才能真正做到与人为善。在当前的学校教育中,由于过多强调竞争,学生自然而然就过多注重利益上的计较、名次上的高低,导致一些人气量狭窄,缺乏容人的度量,常常因为一点小事就与长者、老师、同伴对立,甚至做出极端行为。
比如,当年震惊全国的马加爵案,事后调查发现,确实存在被害室友对他有言语歧视的现象。但是马加爵对此格外忌恨,甚至不惜行凶杀人。刚刚发生在湖南沅江的“弑师案”,班主任老师对凶手也是批评在先,但作为学生,即使有委屈也应体谅老师,而不是觉得受到了奇耻大辱。他们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不会宽容别人。
一些学生缺“感恩心”
人性的美好就在于人会感恩,感恩对自己生命成长给与过帮助的一切人。湖南沅江“弑师案”中,班主任鲍某对尖子生罗某一向关照有加,但罗某非但不知感恩,反而恩将仇报,实在令人心痛!
但我们要知道,人常常不是在接受别人的恩惠中学会感恩的,而是在对别人不断恩惠施与中学会感恩的。现在的学生,忙于学习、忙于补习,就是没有时间去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从来没有体会过帮助他人快乐的孩子,又怎么会心存感恩呢?

杨守梅老师是幸运的,但更多老师则没有这么幸运(上下滑动查看):


2018年10月,网爆株洲一位27岁女教师因一女学生迟到让其罚站几分钟,随后学生父亲株洲渌口派出所一副所长知悉情况后,驱警车直入学校,将女教师带走关入审讯室7小时,下午3点左右才被放出。


老师纷纷不寒而栗,人人自危。老师惩戒了学生,稍显严厉,有些不明事理的家长就会找到学校、教育部门,要求老师道歉、赔偿,老师轻则颜面无存,身败名裂,重则开除教职,丢掉饭碗。老师在“一朝被蛇咬”后,对无法无天的学生只好不闻不问。惹不起,还躲不起吗?
学生怎么浑和过分 ,一些老师都不敢管,再加上有很多蛮横的家长,老师快成了弱者,其实这样的局面,最终的受害者反而是该被教育的孩子。
可以想象,孩子在学校最大的悲哀不是成绩差,不是常被老师叫去办公室,不是常被请家长,而是老师不再注视他,他做了什么都不会在意,被老师完全放弃的孩子在学校的生活绝对是灰暗的。
对于一个老师来说,不管一个问题学生,她损失的只是一个班级的几十分之一。对于家长,损失的则是百分之五十,甚至百分之百。
老师没有带好一个班级,失败不过三两年。而对于学生来说,失败的可能是一辈子。
但很多时候,不是老师想放弃孩子,而是被家长们逼的不得不放弃。
2018年3月,网上曾传出一个视频,四个学生在课堂上谈笑风生,还不忘大口吃肉,小酌几杯美酒。根本无视讲台上的老师,肆意妄为……而讲台上的老师,依旧慷慨激昂地讲着课,似乎屏蔽了这个无法无天的角落。
四位豪杰饮酒作乐,笑傲校园江湖;一位老师忍气吞声,只能熟视无睹。 鲁迅先生曾说过:“唯沉默是最高的轻蔑!”学习哥突然想起了曾在网上看过的《教师的一天》,此时此景再为贴切不过了。


学生无法无天,老师束手束脚,教育变成这个样子,真的是我们所希望的吗?有一点是无可置辩的,那就是:跪着的教师,绝对教不出站着的学生!
这可能是自孔圣人始创私塾以来最憋屈的老师,只能如履薄冰地教书,却不敢挺直脊梁育人。
一句“哪敢啊”,是老师明哲保身的无奈!不是老师不想管,而是真的不敢管。
不敢管、不能管、不想管,当老师只管教书,不敢育人时,伤的只是老师的尊严?
不,最后埋单的,终将是孩子!

教育需不需要惩戒权?
三四十年前,很多家长把孩子交给老师的时候,都直白地告诉老师,我孩子交给你了,要打要骂由你。古代人曾用“一片无情竹,不打书不读,父母若爱你,不必送来读”的诗句来表达对为师者的理解和敬畏。
7月15日,马云重回母校为乡村教师颁发结业证书时谈到教师惩戒权时是这样说的:
老师没有惩戒的权力,就如同让老师去开一辆没有刹车的汽车。惩戒的目的是让学生向规则低头、并不是向老师低头!
有的家长对教师批评教育学生也不理解,甚至造成家校矛盾。加之没有相关规定,更让老师无所适从,管,怕出问题受到处分;不管不问,自己良心上又过不去。
多年来,教育部门把“教师不能体罚学生或者变相体罚学生”,作为师德的一条红线、高压线,但对什么是体罚,尤其什么叫变相体罚又语焉不详,或根本无法界定。导致老师教育手段的弱化,在教育过程中缩手缩脚,畏首畏尾,甚至无所适从。


声明 本文部分素材来源于红星新闻、校长传媒、高中生学习(ID:gzsxuexige)、高中学习资料精选(ID:gzxuexiziiiao),央视新闻周刊,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由高中学习资料精选(ID:gzxuexiziiiao)编辑整理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