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城市美容师 深圳举办庆祝2019环卫工人节活动
阅读量:3867240
2019-10-28
10月26日是一个普通的周六,但这天迎来了一个特殊的节日——广东省第26届环卫工人节暨深圳市第3个“关爱环卫工人日”。环卫工人们每天披着星辰出发,出现在城市的角角落落;他们用双手带走脏乱、扮靓城市,唤醒每一个整洁、舒适、美好的早晨;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城市美容师。
深圳每月发布街道环境卫生指数、公厕环境卫生指数、城中村环境卫生指数,全市环境卫生水平屡创新高,居民满意度节节攀升,这一显著成效的取得与广大环卫工人的辛勤努力分不开。
致敬城市美容师,共创文明城市,近年来,市城管和综合执法局精心打造关爱环卫工人品牌。10月26日,该局联合美丽深圳公益基金会又开展了一系列慰问环卫工人的活动。
传递文明:
3000余志愿者亲身体验扫马路
10月26日凌晨5点30分,天还没亮,福田区福中一路南北侧深圳书城中心城前的广场上迎来了一批穿红色马甲的志愿者。他们拿着扫帚替原本在此标段清扫保洁的环卫工人扫起了马路。夜色中,安静得只听得见扫地的声音。这是由市城管和综合执法局联合太平洋产险深圳分公司开展的“城市因您而美 太保在您身边”关爱环卫工人“爱心替岗”活动,该项活动在2016年首次开展,今年是第四年举行。
在现场,市城管和综合执法局副局长杨雷,太平洋产险深圳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林耸等市、区城管部门和1100名太平洋产险分公司的志愿者分组在周边清扫,直到天亮起来。
“别说周末,平时这个点肯定也是在睡觉,体验一下,真实感觉到环卫工人很辛苦。”参加活动的太平洋产险深圳分公司员工韩先生感触的说道,没有环卫工人,我们城市没有这么干净。向女士也有着同样的感受,她说,“凌晨4点多就起床了,平时都还在美梦中,亲身感受一下,也知道该怎么管理自己的垃圾。”
一次亲身体验,触动心灵,带给人不一样的体会。李先生呼吁,希望所有市民关爱、尊重环卫工人,不乱扔垃圾,保持市容环境干净整洁,不给环卫工人增添负担。
“与其说是替岗,更多的是通过活动体验环卫工人的工作。”杨雷表示,这是他第四年参加“爱心替岗”活动,“爱心替岗”是为了号召社会关注和尊重环卫工人的职业,并且通过志愿者们亲身体验,倡导全社会讲卫生、爱环境,身体力行垃圾不落地。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关爱环卫工人,社会尊重环卫工人的氛围越来越好,有企业主动找上门要为环卫工人捐款捐物。
林耸认为,“爱心替岗”是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不仅让公司员工们体会到环卫工人的辛苦,同时也感染社会更多的企业、人士关注环卫工人这一群体。作为有爱心有责任感的企业,要积极践行公益,为关爱环卫工人献出一份力量。
活动的最后,太平洋产险深圳分公司还向环卫工人代表捐赠了价值7300余元的油米。据了解,今年太平洋产险深圳分公司向龙岗区、宝安区、光明区、坪山区共计35201名环卫工人捐赠团体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每人10万元保额,合计捐赠保额超过35亿元人民币。
除此之外,各区各街道也都分别开展了爱心替岗活动,全市共计3000多名志愿者参与其中。
“逢年过节会受到来自政府的探望,不相识的路人会送对我们说声’谢谢’,小孩子会在父母指导下直接把废弃水瓶交到我的手里……”来自湖南的邓革良是全市一线作业环卫工人中的一员,也是此次被“爱心替岗”的一名环卫工人。她说,正是这些小细节,让她从心底感到温暖。这种温暖正向全市环卫工人传递,彰显着深圳的文明与温情。
褒扬先进:
1000名优秀环卫工人获奖金
当天,市城管和综合执法局联合美丽深圳公益基金会在深圳书城中心城南区大阶梯举办“致敬环卫工人 共创文明城市”庆祝2019环卫工人节的活动。市领导看望、慰问一线环卫工人优秀作业班组,并为10名优秀环卫工人代表颁发荣誉证书。今年美丽深圳公益基金会将继续向全市1000名优秀的一线环卫工人进行表彰,每人发放奖金1000元。150名环卫工人代表参加了活动。
被慰问的是福中一路深圳书城中心城市政道路边一线优秀作业班组。该作业班组所属深圳市人人物业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主要负责市民中心、市民广场、中心书城、音乐厅、少年宫等周边重点区域的清扫保洁工作。班组所有环卫工人均已从事一线环卫作业9年以上,是吃苦耐劳、业务熟悉、甘于奉献的业务骨干。每天凌晨4点开始分组开展不间断连续性保洁,长期高质量保持市民中心区域的洁净美丽,特别是在今年“春晚”分会场清扫保洁工作中,该组服从调度、行动积极、坚守岗位。在深圳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典活动以及深圳中心区灯光秀等重要活动的环卫保障工作中,同样以高质量完成各项任务,做出了突出贡献,受到市民群众和各级主管部门的一致好评。
深圳的优秀环卫工人有很多,他们的所作所为虽然都是一点一滴的小事,但对于社会的贡献和影响也是极大的。
温暖接力:
爱心企业踊跃捐赠善款物资
在“致敬环卫工人 共创文明城市”活动中,美丽深圳公益基金会理事长、深圳鹏瑞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徐航致辞表示,美丽深圳公益基金会成立4年以来,持续开展“关爱环卫工人”系列活动取得了广泛的社会效应,鹏瑞集团在美丽深圳公益基金会设立了“关爱环卫工人”专项资金,已出资200万元资助特困环卫工人,今年12月,还将继续拿出100万元关爱特困环卫工人,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希望越来越多的爱心企业、爱心机构共同关爱环卫工人,共建文明城市。
现场,美丽深圳公益基金会理事单位、爱心企业以及爱心机构向美丽深圳公益基金会捐赠爱心善款用于“关爱环卫工人”活动,让环卫工人感受到深圳这座城市的温暖。同时,希望能带动全社会尊重并关爱环卫工人。
其中,深圳市能源环保有限公司捐赠200万元;深圳奥特迅电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捐赠20万元;深圳市迈睿迈特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捐赠20万元;深圳市百佳华集团有限公司捐赠20万元;深圳狮子会捐赠30万元并赞助价值4.5万元的粮油等物资;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今年为我市3万余名环卫工人捐赠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深圳前海深港通资本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赞助价值7万元的被子加枕头;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赞助价值3万元的冲锋衣。本次活动为捐赠的爱心企业、机构进行授牌。
【读特新闻+】
优秀环卫工人事迹榜
时小玲:多行好事回报社会
时小玲从事环卫工作有20年了,在工作上认真勤奋,从不迟到早退缺勤,目前,是负责福田滨河大道的一名环卫工人。
从小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时小玲,和八十多岁老母亲一起生活,不仅要照顾老母亲,自己常年也要治病,生活很艰难,但是她非常乐观积极向上。
有一次在工作岗位上突然发病晕了过去,当时很多人为她捐款,获得了爱心捐助近20万元,顺利完成了手术,帮助她度过了生死关头,这些关怀让她铭记于心。在工作中,时小玲通过爱岗敬业、乐于助人、拾金不昧来回报社会。
10月7日,她用电单车一路推着一位迷路了3小时的老人,避开天桥,走红绿灯路口,高高低低走了 40 分钟,将一位86岁高龄的老人送回了家,令老人及其家属们感动不已,后来,家属根据衣服上的字寻找到了时小玲,并给她送上感谢的锦旗;10月4日,时小玲正在路边清扫,发现一辆共享单车上面有一个黑色的背包,她一直守在旁边等失主回来;9月,正在清扫的时小玲看见有位年轻女士提着几个大箱子艰难地移动,她赶紧上前帮忙提箱子,直到将她送上了车。这样的好事时小玲还做了很多。
面对大家的感谢,这位44岁的环卫工人却说: “我感谢深圳这座城市给了我一个温暖的家。虽然自己只是一名环卫工人,力量很有限,但也要尽所能多行好事,多做好人,回报社会。在帮助别人的时候,我其实能感受到真正的快乐。”
徐红支:不怕脏累以岗为家
18年来,罗湖区环卫工人徐红支始终没有离开平凡的清扫岗位,用一把扫帚书写着无怨无悔的“马路情缘”。至今,她已连续8年获市先进工作者称号。
1990年,年仅20岁的徐红支外出到深圳务工,干起了清扫工作。对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来说,做一名环卫工人需要极大的勇气。徐红支觉得,环卫工作虽然苦,但一身汗水换来一片清洁,她感到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这也是支撑她干好环卫工作的精神动力。
自工作以来,她和同事们,向一个个脏乱差的死角发起了攻坚战。有一次,露天垃圾中转站积存了大量垃圾,正当夏天,远远就有一股臭味。她第一个挥锹走过去,一下下铲起垃圾。那天,从中午12点一直到下午5点多,他们终于清除了这个死角。回家后,她反复冲洗长筒靴,可上面的臭味似乎洗不掉。
徐红支对待工作无怨无悔,对待家庭却充满了太多的歉疚。工作18年来,她以岗位为家,甚至连每年除夕都没有在家吃过一次团圆饭,她说自己算不上一个好妻子、好母亲、好儿媳,却从家中得到很多支持,让她在感动中体会着独特的幸福感受。
也许是从小耳濡目染,她的儿子上学后每见同学乱丢垃圾,便上前制止,当被问及妈妈的职业时,他总是自豪地说,妈妈是“城市美容师”。有时,她的爱人也会陪她一起上晚班,夫妻两人,一个推车,一个收集垃圾,徐红支风趣地说,这也是“逛街”呢。
杨光生:救人助人兢兢业业
今年59岁的杨光生,默默无闻、兢兢业业,在环卫行业走过了17个春夏秋冬。从2002年来到深圳,加入环卫行业,他未曾回家过过春节。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为了城市的干净,他总是和同事一起战斗在一线,先后十二次被评为优秀环卫工人。
在做环卫工作的17年中,杨光生先后16次为骑车、车祸受伤的人包扎处理并及时送医院,救人助人。但他从不觉得这有什么,只是说这是他应该做的。
1998年11月,在老家的杨光生下班后和爱人一起散步,在老城路边发现一个被遗弃的女婴,当时看着孩子太可怜,他便和爱人商量,将孩子领回家抚养。天有不测风云,2001年5月,杨光生的爱人因病去世,此时,他们收养的女儿不到三岁,身边的亲朋好友都劝他将孩子送到孤儿院,他却回答说,就算讨饭也要把她养大成人,现在,女儿已经21岁了。
2019年5月18日,清扫结束下班回家的他在路上捡到了一个钱包,内有现金9651元和各种证件、银行卡,他立即联系失主并交还钱包。他还经常给灾区和患重大疾病的人多次捐钱捐物等。像这样的好事他经常做,却每次都不留名,默默无闻。
编辑 李林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