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地理热搜】海南基本取消落户限制、美国山火肆虐、陕西黄土崩塌灾害

【地理热搜】海南基本取消落户限制、美国山火肆虐、陕西黄土崩塌灾害

阅读量:3870236 2019-10-28



 即日起,《一周时事》栏目更名为《地理热搜》,依然是每周一首条推送,关注一周时事新闻背后的地理知识。感谢支持!
1               1
海南基本取消落户限制
 
近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为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政策要求,推进新一轮户籍制度改革,便利非户籍人口落户,加快破除制约人口自由流动的制度性障碍,结合实际,印发了《海南省新一轮户籍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方案”),并自2019年10月19日起试行。方案明确指出,将基本取消本省(除三沙外,下同)落户限制。
取消落户限制是为了更好的吸引人才、发展产业。但客观来说,随着户籍政策的调整,这也会对相关住房交易等产生重要影响。
考点:人口迁移的影响
影响?
迁入地
迁出地?
有利
①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②促进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③促进文化交流。
①加强与外界经济、科技、文化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②缓解人地矛盾;?③更好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不利
增加了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管理的难度,增大了生态环境的压力。
人才外流、劳动力减少。
试题链接
浙江省在2016年底全面放开大中城市落户限制,取消户口性质区分。这种户籍改革有利于? ? 
A.促进人口迁移?
B.减轻城市环境问题?
C.缓解人口老龄化?
D.加大城乡差距?
【答案】A
2               1
美国加州山火肆虐
强风至、山火起、人竞逃。随着强劲的“圣安娜风”再度来袭,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南部多地10日重启“火焰山模式”。据新华社,已有2人在山火中死亡。

圣安娜风”秋冬季节劲吹在加州南部山谷,从内陆荒漠地带吹向太平洋沿岸,因易引发山火,当地人称之为“魔鬼之风”。
考点:森林火灾
1.成因
(1)火源
1)人为火源:人们用火不慎引起,可分为生产性火源(如烧垦、烧荒、烧木炭、机车喷漏火、开山崩石、放牧、狩猎和烧防火线等)和非生产性火源(如野外做饭、取暖、用火驱蚊驱兽、吸烟、小孩玩火和坏人放火等)。
2)天然火源:产生于自然现象,主要有雷击、泥炭自燃、火山爆发、陨石坠落、滚石火花等。(我国占1%)
(2)可燃物
林中所有的有机物质,如乔木、灌木、草类、苔藓、地衣、枯枝落叶、腐殖质和泥炭等都是可燃物。
(3)火灾天气
在降水较少的季节,发生可能性较大。
温度越高,可燃物中水分蒸发和变干的速度越快,火灾发生的可能性越大。
有大风天气,会让火灾蔓延
2.危害
(1)直接:烧毁林木、人畜伤亡、大气污染,需要人力物力扑灭。
(2)间接:水土流失、沙漠化面积扩大、下游河水水质下降等。
(有控制的森林火灾也有促进森林树种的更新、抑制病虫害的大爆发、增强土壤肥力的作用)
试题链接
(2019郑州一模)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山地众多,森林广布,灌木种类繁多。“查帕拉尔”是加利福尼亚山地常见的灌木,其叶子里面含有较多的油脂和蜡。每年秋冬季节,加州盛行“圣安娜风”,风力强劲,直达太平洋沿岸。2018年11月,美国加州发生特大山火,造成的保险赔偿或将达到130亿美元。为防范火灾,在20世纪初,美国森林服务部门制定“火情抑制”政策,即在发现森林火情后,必须于当天上午10点前扑灭。但近年来,当地林业部门开始采用“受控火烧”来提高耐火森林生境的质量。所谓受控火烧是专业人员点燃小规模的山火,火焰较低并且在地表缓慢移动。经过受控火烧,森林冠层火灾发生概率明显降低。图14为“圣安娜风”示意图。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简要描述“圣安娜风”的形成过程。(3分)
(2)分析“圣安娜风”对此次特大山火的影响。(4分)
(3)说明美国林业部门采用“受控火烧”措施的主要原因。(4分)
【答案】(1)秋冬季节,陆地降温速度快且地势高,气温低,盛行下沉气流,形成高压,冷高压驱使空气向沿海推进形成圣安娜风。
(2)圣安娜风来自内陆荒漠地带,翻越山脉,气流下沉,空气干燥,导致地表有大量枯死树木,形成较多的易燃物。经过峡谷,风速强劲,加速火情蔓延,不利于火情控制。
(3)当地易燃灌木较多,原有的火情抑制政策积累易燃林木,为大规模火灾发生埋下隐患。受控火烧政策能减少积累易燃树种、枯枝落叶的数量;并能有效杀灭土壤和枯枝落叶中的害虫,增加土壤肥力,促进耐火植物生长和林木自然更新。
3               1
陕西黄土崩塌灾害
10月26日7时许,佳县木头峪镇高李家沟村发生突发性黄土崩塌灾害。接到报告后,佳县立即启动地质灾害应急救援预案。据初步认定,灾害事件为突发性黄土崩塌,塌方量500立方米左右,倒塌房屋4间,被困人员3人,经动用2台铲车、1台挖掘机及数十人全力救援,3名被压人员被第一时间救出并及时送往医院抢救,但不幸的是3名被压人员经抢救无效先后罹难。
黄土崩塌是发生于陡峻的黄土谷坡(大于50°)上部土体崩落现象。
考点:崩塌的条件崩塌(崩落、垮塌或塌方)是较陡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崩塌体为土质者,称为土崩;崩塌体为岩质者,称为岩崩;大规模的岩崩,称为山崩。

1.地质地形
(1)岩石类型
(2)地质构造:裂隙发育
(3)地形坡度:坡度大易发生
2.外界因素
(1)地震
(2)融雪、降水
(3)地表冲刷、浸泡
(4)不合理人类活动,如开挖坡脚、地下采空、水库蓄水等。
试题链接
(2011全国卷)长江下游某城市边缘分布着丘陵,丘陵的基岩上有黄土覆盖(如下图所示)。近年来,由于城区扩展,大量开挖山坡,该地在夏季暴雨后曾发生多起黄土崩塌、滑坡灾害。阅读图文资料,简要分析该地黄土崩塌、滑坡多发的原因。(8分)

【答案】①黄土垂直节理发育,孔隙度大;②人工开挖边坡,破坏了坡面地形的稳定性。③暴雨容易诱发坡地黄土崩塌;④雨水下渗,在基岩与黄土之间容易形成滑动面,造成黄土滑坡。(每点2分,共8分)
图片及试题源自网络
◆◆往期链接◆◆
【一周时事地理联播】2018.9.15—9.22
【一周时事地理联播】2018.9.23-9.29视察东北、自然保护区破坏、广深港高铁通车
【一周时事地理联播】2018.9.30-10.6印尼地震、台风康妮、靖边波浪谷破坏......
【一周时事地理联播】2018.10.7-10.12金沙江堰塞湖、印度气旋风暴、尼日利亚洪灾
【一周时事地理联播】2018.10.13-10.19特斯拉、雅江堰塞湖、油价上涨
【一周时事地理联播】2018.10.20-10.26港珠澳大桥、水陆两栖飞机首飞、安倍晋三访华
【一周时事地理联播】2018.10.27-11.3海星下潜6000米、菲律宾泥石流、北斗静止卫星
【一周时事地理联播】2018.11.11-11.17日本幽灵船、人造太阳、中国进出口大会
【一周时事地理联播】2018.11.25-12.1G20阿根廷峰会、阿拉斯加地震、东部大雾
【一周时事地理联播】2018.12.2-12.8巴拿马运河、长江流域暴雪、嫦娥四号发射
【一周时事地理联播】2018.12.22--12.29印尼海啸、杭黄高铁、北斗三号......
【一周时事地理联播】2019.1.5-1.12北京人口负增长、北京政府迁址通州、汽车下乡
【一周时事地理联播】2019.2.9-2.16珠峰无限期关闭、地球变绿、莫斯科创世纪雪灾
【一周时事地理联播】2019.2.22-3.2印巴冲突、京沪收入破6万、韩生育率降至1
【一周时事地理联播】2019.3.2-3.8怒江暴雪、澳州热浪、褚时健去世
【一周时事地理联播】老挝橡胶产业、泼水节遇到干旱、I型城市放开落户
【一周时事地理联播】花莲地震、养老金将耗尽、深圳一秒天黑
【一周时事地理联播】北京世园会、印度最强气旋、玉龙雪山山体崩塌
【一周时事地理联播】水质排行、移动支付十强、美国加征关税
【一周时事地理联播】二氧化碳指数、空气质量排行、新不列颠岛地震
【一周时事地理联播】2019房价预测、海平面或上升2米、长三角地铁通票
【一周时事】北欧现“热带夜晚”、孟加拉湾洪涝、发现超级地球
【一周时事】超强台风“利奇马”、英仙座流星雨、地球发出水警报
【一周时事】亚马逊雨林火灾、汶川泥石流、“全面两孩”政策效果显著【一周时事】韩国成世界首个0出生率国家、全球数十座城市正在下沉、整片大海被碎石覆盖
【一周时事】全国猪价地图出炉、三门峡山体被喷绿、2050年香蕉或消失【一周时事】台风塔巴来袭、宁波出台落户新政、沙特石油设施遭袭致产量削减近半【一周时事】日本一小岛消失、烟霾笼罩新加坡、我国发现10亿吨大油田【一周时事】赤水河红军大桥全面建成、三星在中国最后一家手机制造工厂关闭、高分十号发射成功:分辨率达亚米级【答疑解惑】植被怎么涵养水源?植被如何保持水土?植被如何防风固沙?
【一周时事】火星有生命痕迹、可口可乐再生瓶、地震预警覆盖四川
来都来了 点个赞再走吧~~~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