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种货币下的保险互联互通!
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的8个月内,越来越多的规划内容正在依次落地,每一步都万众瞩目。
据证券日报和证券时报等多家媒体或旗下公众号报道,前海跨境保险服务中心设立方案征求意见,保险交易中心也在酝酿!
01前海跨境保险服务中心
事关重大,以下援引官媒的部分报道:

证券时报旗下微信号券商中国
深圳银保监局近期向深圳保险同业公会、深圳保险中介行业协会下发《前海跨境保险创新服务中心设立方案(征求意见稿)》。
今年4月,深圳银保监局曾提出建立港澳保险大湾区服务中心的七点意见,但因创新意见较多,涉及的政策、法律和影响较复杂,意见尚未获批。此次提出设立前海跨境保险创新服务中心,也是对前期方案意见的修改完善。
《征求意见稿》提出,发挥保险中介优势和作用,在前海设立以中介机构为核心的跨境保险创新服务中心,提供两岸三地的保险产品咨询、销售和理赔等服务,从而实现大湾区保险互联互通有效破题。若方案成行,意味着内地居民可以在前海跨境保险创新服务中心的入驻中介机构办理跨境保险手续,比如香港、澳门等地保险的查询、咨询、购买、保全、理赔等。
前海除了跨境保险创新服务中心外,还在酝酿前海保险交易中心。

证券日报
深圳银保监局表示,“服务中心的实质是服务的跨境而不是金融产品的开放。”
哪些保险产品将参与服务跨境试点?深圳银保监局建议首期参与试点的保险可以包括三类,一是不设现金价值的险种,如跨境车险、意外险;二是与投保人健康相关的险种,如医疗保障险、危疾(重疾)保险等;三是符合港澳可扣税政策的保险,以满足将来港澳居民在大湾区其他城市往来或定居养老的生活需求,如自愿医保、延期年金等。
深圳银保监局表示,在前海设立保险创新服务中心的基础上,远期可研究“单一通行证”制度,准许内地和中国香港保险公司在监管部门备案后,在大湾区范围内探索全方位保险互联互通。

香港明报
02大湾区保险互联互通进程
2月,官方正式公布《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战略定位是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5月,港媒报道,香港保险大湾区客户服务中心开始选址,内地监管部门提出前海、横琴或南沙的选址建议:
6月,香港保监局主席表示,正在研究落实“保险通”:
7月,广东省政府官网刊登两份文件,一是提出到2035年按照“三步走”安排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发展目标;二是提出2018至2020的三年行动计划,提出有序推进金融市场互联互通的任务,在保险业务上要求探索粤港澳大湾区保险服务中心建设。
8月,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
9月,香港保监局取代三个自律规管机构,统一规管11万保险中介人:
03跨境保险服务刚需提升
近几年,赴中国香港购买保险的内地居民呈井喷式增长,同时,在粤港澳大湾区各地求学、工作或养老的中国香港人士也越来越多,跨境保险服务的刚需正不断提升。
2018年到访中国香港的内地旅客达5104万人次,同比增长14.8%。中国香港保监局的数据显示,内地访客在中国香港购买保险的保费在2016年达727亿港元,此后两年虽有所回落,但2018年仍高达476亿港元。从内地投保人购买的保险产品来看,约有95%是医疗或保证类型的保险产品。
内地访客带来的新造保单保费在2019年上半年稳步上升,有关新造保单保费高达$263亿港元,占个人业务总新造保单保费的26.4%。
相比于2018年同期新单保费223亿港元,2019年上半年内地访客总保费稳步增长18%!
征求意见结束后,银保监局的正式方案文件可能还需要上报给银保监会,目前设立前海跨境保险创新服务中心的这一方案仍处在最初阶段,最终版本会否有结果、具体内容都还有较大不确定性,但是金融市场双向开放、互联互通大势可期,静候佳音!

来自做事严谨,外表帅气的维吉sir:)
美元资产配置,不找我,找谁?
-------------------------------------------------------
免责声明
本文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文采用的非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作者联系,如果本文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供大家浏览,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