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云南人也太太太太太馋了吧

云南人也太太太太太馋了吧

阅读量:3667992 2019-10-22


离开云南来到外省读书的第一个月,我后悔了。
出门在外的云南人不一定想家,却一定很想云南的美食。
如果你的好友列表里有一位云南人,那你肯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刷到过这样的朋友圈:
“啊,好想吃云南的XXX。”
这个“XXX”里的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小锅米线鲜花饼舂鸡脚筋耙肉饵丝过桥米线烧饵块炸洋芋烧豆腐菠萝饭云腿小饼油鸡枞炸乳扇。

也许你会困惑不解,不就是离家一段时间吗?是上海的粢饭团蟹壳黄排骨年糕不好吃,还是南京鸭血粉丝汤民国美龄粥留不住你的胃。
川鲁苏浙闽粤湘徽,八大菜系味味生香;法西意美日韩马泰,全球滋味出门便享。这偌大的土地上,竟还没有合你口味的菜了?
你别说,对于有着“家乡宝”之称云南人来说还真就是这样。
今天,我就来讲讲离家在外的云南人为什么那么馋想念家乡的美食。


介绍云南米线之前,我要先强调两点。
第一,米线不是米粉!米线不是米粉!米线不是米粉!
米线多为“水灵筋骨”,入口较为滑爽;米粉多为“柔绵筋骨”,入口较为粘糯。
第二,云南不是只有“过桥米线”这一种米线!
除了过桥米线,我们还有鳝鱼米线、小锅米线、三鲜米线、豆花米线、凉米线、卤米线、炒米线、帽子米线……
光是看着这些名字,我就想吃米线了。
你先别笑我馋,米线就是有这样的魅力,让人三日不食便馋虫在肚。
不信?你且看,离开云南以后,汪曾祺一直对云南米线念念不忘,写了《米线和饵块》还不够,还要再写一篇《昆明的吃食》来表达自己的“馋”。
一是汤面一层鸡油,看似毫无热气,而汤温在一百度以上。二是片料讲究,鸡片、鱼片、腰片、火腿片,都切得极薄,而又完整无残缺,推入汤碗,即时便熟,不生不老,恰到好处。
——汪曾祺《昆明的吃食》
过桥米线作为最负盛名的米线,其滋味自是不必多说。
猪筒骨和土鸡下锅熬出浓郁香醇的汤底,汤面再覆一层滚油,任他汤汁滚烫,汤面上绝不会泛起热气。
正是因为表面这一层鸡油有极佳的保温效果,才使得过桥米线的汤底在上桌时仍然在沸腾。
蔬菜的清甜爽口配上云腿特有的咸香,蘸过蛋液的里脊肉片展现出特有的滑嫩,再配上酥肉的香脆……随着十余种配菜下入汤中,整碗米线的味道便变得更有层次、更富于变化。
△过桥米线的配菜
过桥米线的海碗和摞的高高的配菜碟,无一不显示出云南人用心对待生活的态度。
几碟爽口小菜下汤,带来的不仅仅是美食与味蕾的碰撞,更是云南人在匆忙生活中坚守的精致和仪式感。
说完了过桥米线,我们再来聊聊帽子米线。
要我说,世界上最爱帽子的人一定是英国人和云南人。只不过英国人的帽子,是戴在头上的,而云南人的帽子,是盛在碗里的。
所谓“帽子”,即是决定一碗米线口味的主料,类似于浇头面中的浇头。
常见的帽子有焖肉、炸酱、酥肉和鸡丝。当米线出锅时直接将它们舀一勺放在米线的上方,形似给米线戴了一顶“帽子”,故名“帽子米线”。
△各式各样的“帽子”
帽子米线做法不似过桥米线般复杂。米线下锅烫熟后放入碗中,热气腾腾的“帽子”一浇,根据个人口味佐以薄荷叶、酸腌菜,这香气四溢的帽子米线就可以端上桌了。
帽子米线做法简单,味道却并不简单。
鸡丝鲜美清淡、焖肉味浓醇厚、炸酱咸辣爽口、酥肉香脆够味……

“帽子”一浇,热腾腾的香味便扑面而来。
“帽子”不仅是赋予一碗米线别样的味道,它更是在每个清晨唤醒了云南人沉睡了一夜的味蕾,温暖了每个行色匆匆的都市人的胃。
海可枯,石可烂,云南人的米线不能断。
云南人对米线的热爱似乎是深入到骨子里的,从清晨的一碗三鲜米线到晚上的小锅米线,从夏日的凉米线到冬日的罐罐米线,洁白柔软的米线串起了云南人的日出日落,四季变换。
米线似乎是云南饮食记忆中最鲜明的标记,当我们离家在外时,总会想念那一碗米线能带给我们的温暖与慰藉。


得益于云南独特的地貌和气候,云南野生食用菌约有250种,占了全世界食用菌一半以上,中国食用菌的三分之二。
丰富的菌资源让云南人不再满足于鲜嫩的鱼片、脆爽的鸭肠、肥厚的牛肉卷。这一次,爱吃的云南人把魔爪伸向了菌子。
  △山珍鲜美,云南人怎会放过
不同于以“辣”见长的川渝火锅,云南的菌子火锅主打的是“鲜”。
略有凉意的雨季往往是吃菌子火锅的最佳时期。
 
连绵不绝的雨让云南的山热闹了起来。山头上,菌子携着泥土的芬芳和雨后的清香“蹭蹭”的冒出头来;山脚下,前来买菌的人络绎不绝。
在餐桌上,鸡枞、羊肚、青头菌,我们来者不拒;竹荪、松茸、虫草花,我们拍手欢迎。
菌子火锅的一般以鸡汤作为汤底,沸腾的鸡汤与野生菌相遇,碰撞出独一无二的香气。汤醇味美,菌菇爽口。
△菌子火锅
雨季时一家人围坐桌旁,一起享用菌火锅的日子成了每个云南人最闲适安逸的独家记忆。
后来,每当离家在外独自凭栏听雨时,云南人都会忆起那一味菌香诱人。


「风花雪月」这四样人间美景,云南顶多占了其三。
这三样便是风、雪、月。至于为什么没有「花」呢?
当然是因为花都被云南人吃了。

花能做成花酱。
把涂过玫瑰花酱的乳扇卷成小卷放在架子上小烤片刻,四周的空气便充满了甜蜜的奶味与花香。甚至不用刻意去闻,那甜丝丝的香气便直接钻到你的鼻子里了。
△玫瑰乳扇卷
花能做成鲜花饼。
轻咬一口新鲜出炉的鲜花饼,花馅柔软且有韧劲,饼皮酥软香甜,这一口下去品的不只是玫瑰的香气,更是山间田野最盎然的春意。

鲜花晒干后泡水做成花茶,鲜花裹豆沙后做成甜点……
在丰富多样的鲜花小食背后,蕴含的是云南人无穷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一代又一代的云南人用这些鲜花小食把生活装点的浪漫而诗意。


云南人绝对是烹饪界的魔术师,食材经过云南人的巧手能变幻成各种不同的模样。
你说你喜欢米制品?
米线饵丝卷粉,你大可以在其中选一样作为主食。
不喜欢汤汤水水?没关系。
饵块在炭火上一烤,抹上腐乳花生甜酱,再卷一根酥脆的油条,绝对美味又顶饱。如果你想吃的清淡些,那么蒸笼上洁白柔软的米糕一定合你的心意。
若是嘴馋想吃点甜点,入口顺滑香浓的鲜奶米哺、甜似蜜白如玉的甜酒米酿,加了Q弹米凉虾的玫瑰木瓜水,总有一款合你心意。
△各种各样的米制品
你说你喜欢豆制品?
早晨,稀粥状的稀豆粉可甜可咸;午间,爽辣入味的豌豆粉绝对是加餐的不二之选:走在路上有些嘴馋,那路边的烧豆腐你可一定要尝尝,外酥里嫩的它不管是沾辣椒面还是沾腐乳汁都是人间美味。
△烧豆腐,一块钱四个,嘿嘿!
你要是喜欢土豆,那就更好办了!不过你可要记住,在云南它的名字叫做“洋芋”。
无论哪条街巷,绝对少不了卖炸洋芋的的小摊。洋芋切条放入沸腾的油锅中炸至金黄,腐乳汁辣酱浇在上面,再撒些葱花、折耳根碎、花生碎,最后淋上葱蒜油,火辣辣油亮亮的炸洋芋让人忍不住口水直流。

洋芋粑粑的外皮香酥金黄,再撒上少许辣椒面,外皮又辣又脆,内馅又软又香。任谁吃完都忍不住要“再来一个”。
子弟、天使、噜咪啦,独具云南风味的薯片是每个云南人学生时代的解馋小零食。
同样是一只鸡,汽锅鸡的滋味和傣味柠檬鸡的味道可是大不相同。
△傣味柠檬鸡
枝头上的水果,云南人赋予了它们不一样的滋味。枝头梅果用刀锋划一划,腌制后便成了晶莹剔透的雕梅。
△腌制雕梅
酸味菠萝,甜味草莓和辣椒一揉,成了别具风味的水果泡菜。
△云南特有的辣味菠萝
普通的糯米,经过云南人奇思和巧手就变成竹筒里清香降火的竹筒饭、甜香软糯的菠萝饭。
△清香酸甜的菠萝饭
△傣家人认为竹筒饭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如果说余光中的乡愁是一枚小小的船票,那么云南人的乡愁便是深更半夜肚子里的馋虫。
下一次,当你的云南朋友又在朋友圈里犯馋时,你可不要笑他。因为“馋”是云南人对于家乡,最婉转的一种想念。
?小礼品时间?
为了感谢你们看到这里,我准备了一个小小的礼物。
1.点击右下角的“在看”并截屏
2.分享这篇文章到朋友圈并截屏
3.把两张截屏通过后台发送给我
不知道怎样发送消息到后台?看这儿?
揪一个幸运儿,送出云南的鲜花饼。
图片来源
动图 | 纪录片《味道云南》
其他图片 | 百度百科

点“在看”给我一朵小黄花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