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海南人口长寿的秘诀是?

海南人口长寿的秘诀是?

阅读量:3718153 2019-10-23



点击上方蓝色文字关注我们吧

1氧气:生命舞台上的C位
日本最高医学权威野口英世指出:缺氧乃万病之源”。人体每分钟耗氧量在0.25-0.30升,其中大脑耗氧占25%左右,心脏耗氧占15%以上,一旦缺氧,首受其害的是大脑和心脏。
新西兰分子生物医学陈志明博士曾说过,缺氧,会百病缠身。他提醒,大多数人都沒意识到自己已面临逐渐缺氧的情况,有近70%的人开始产生缺氧症狀,其中20%患有急性缺氧症,易引发中风及心肌梗塞;而50%逐渐产生对生命依存有更严重隐患的慢性缺氧,会造成细胞癌化、心脏衰竭、高血压、忧郁症等重大疾病的可能性很高。
氧气对我们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在我们生命的舞台上一定占据着C位。而各种疾病的频发和年轻化也让人类更迫切想要就氧气对细胞的作用机制进行探究。这其中,有三位科学家走在了前面——这就是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奖或医学奖获得者:美国哈佛医学院癌症学家威廉·凯林、英国牛津大学的彼得·拉特克利夫以及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格雷格·塞门扎,他们获奖理由是“发现了细胞如何感知和适应氧气的可用性”。
2诺贝尔奖的重大发现
这三位科学家发现了调控基因活性的分子机器,从而响应于不同水平的氧气,这一开创性发现揭示了生命最重要的适应过程之一的作用机制,也为我们了解氧水平如何影响细胞代谢和生理功能奠定了基础,更为抗击贫血、癌症和许多其他疾病的新策略铺平了道路。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诺奖荣誉归属的这一重大发现。
缺氧的关键生理反应是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激素水平的升高,这会导致红细胞产量的增加(促红细胞生成),关于其重要性在20世纪初就为人们所知,但雷格·塞门扎关注的是EPO基因如何受变化的氧气含量所调控。彼得·拉特克利夫也研究了EPO基因的氧气依赖性调节;并且两个研究小组都发现,不仅在通常产生EPO的肾细胞中,几乎所有组织中都存在氧感知机制。
与此同时,哈佛医学院癌症学家威廉·凯林正在研究一种遗传综合征,即希佩尔-林道综合征(VHL病)。这种遗传疾病会导致遗传性VHL基因突变的家庭罹患某些癌症的风险急剧增加。凯林发现,VHL基因编码一种可预防癌症发生的蛋白质。而VHL可以与HIF-1α转录因子发生物理相互作用,HIF-1α转录因子在身体内的含量又与氧气水平高低有关。 

人类基因组中,存在300种携带低氧应答因子的基因。这些基因全部受HIF调控,帮助细胞及身体适应氧气水平。HIF应答在一系列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包括贫血症,癌症,中风,感染和心脏病等。在临床阶段早已开始应用之前的各种发现,医生使用药物来增加HIF以治疗贫血,或者抑制HIF来治疗某些癌症疾病。
感谢今年诺奖得主的突破性工作,我们现在对于不同的氧气水平如何调节基础生理过程有了更多了解。
如今,研究人员正在努力研发能够抑制或激活氧气调节机制的新药物,通过激活或阻断氧气感受机制,从而介入到疾病的不同阶段。这些基础性发现极大的加深了我们对身体如何适应改变的理解,而其应用早已影响了医学实践的方式。

3天然氧吧,让我们更好拥抱氧气
本次诺奖在带给我们研究以及医学前景新方向的同时,也再次提醒了我们氧气对于我们身体机能的重要性。
 而除了等待研究人员根据氧气调节机制的这一最新成果研发出新的抗病药物之外,我们普通人也可以多从这一方面来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而具有最重要地位也是最容易被关注到的就是我们的生活环境。
 医学研究指出,凡是空气中氧含量低于20.9%的环境,都是缺氧环境,即便是轻度缺氧的环境,长期生活其中,也会对终身健康带来不同程度的伤害。导致世界人口死亡的多种疾病都与慢性缺氧息息相关。
国际研究指出,植物的光合作用是供应地球氧气的主要來源之一,其中又以树木所释放的氧气量最大。平均来说,一棵十年成树每天造氧量约3600克,而一位成人的一天耗氧量约1000克,也就是说一棵成树大约可供应一家四口一天的氧气需求。而一棵成树每年也可固碳约12公斤,所以住家或工作环境中有多少既能造氧又会固碳的树木,攸关环境的含氧量,是环境养生中最不可或缺的要角。
 而海南完全满足这一环境要求。
 海南卫健委日前发布的全省老年人口信息报告表明,海南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141万人,占总人口的15.2%,健在的百岁以上老人近2200人,全省长寿人口逐年增多。海南已远超联合国“长寿之乡”“每十万人中拥有百岁老人7.5人”的标准,是名副其实的“世界长寿岛”。近年来,海南全省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2.1%以上,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约99%,主要河湖库和近海海域水质优良率达到94.4%和96.6%,天然氧吧、水源清洁、矿物质多、负氧离子多和土壤含硒量高等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是海南人口长寿的秘诀之一。

根据海南省生态环境厅发布的2018年《海南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018年海南省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98.4%,而游客络绎不绝的旅游度假区空气质量同样非常优质。全省11个重点旅游度假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介于97.4%~100%,其中3个重点旅游度假区空气质量符合国家一级标准,8个重点旅游度假区空气质量符合国家二级标准;霸王岭、尖峰岭、五指山、七仙岭、铜鼓岭、亚龙湾、吊罗山、呀诺达等8个主要森林旅游区空气负离子年均浓度介于4960~7768个/立方厘米,均远超过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清新空气1000至1500个/立方厘米的标准,对人体健康极有利。 

 如今是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的关键时期,不仅要在政治经济等等方面全面进步,更要谨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教诲,在发展的同时保持生态环境的优良,秉持特色,只升不降,努力建设更美好的生态环境,让“天然氧吧”惠及每一位居民及游客的身体,更让生态岛享誉全球。
往期精彩回顾
1、国章成书记与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所长张偲院士一行进行了座谈
2、海南省科学技术厅举行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宣讲会
3、三亚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科技特派员助力东方市板桥镇精准扶贫
原标题:来自诺贝尔奖的提醒—— 海南如何更好地宣传“天然氧吧”?
来源:大科技?视界编辑:晶晶                                                                    

     好看你就点点我!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