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vel is my soul

吉隆沟
我作为西藏南方的姑娘,却钟爱着西藏的北方。
每次有人问我,你老家是哪里的?
我总会毫不犹豫大声的说“我是那曲的,藏北姑娘!”因为比起家乡的原始森林、秀气的湖泊、懒洋洋的小猪儿,我更喜欢藏北一望无边的草原、超级酷的藏獒还有帅气的马儿!我坚信着只有藏北的狂野,才符合我浪荡不羁的气质。
直到我遇到吉隆沟那颗放荡的心开始一点点被某种温柔的力量所牵制

遇见吉隆 算是偶然,纯属工作安排,从拉萨出发到吉隆800公里的路程,在感觉怎么走也走不完的318国道上,我默默嘀咕着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显然我这种心态和中巴车上的其他人是格格不入的,因为于他们而言美景在吉隆,更在路上。此时唯一感到安慰的是在中巴车上占了整个后排座,虽是颠了一点,但也算是独享卧铺。

一条吉隆沟, 半部西藏史
对于吉隆沟,我本没有那么大期待,我生在林芝,长在那曲,西藏南方的柔,北方的辽阔我都是看了遍的,显然我是肤浅的,低估了吉隆的美丽与厚重。
为什么说吉隆是厚重的?
“一条吉隆沟, 半部西藏史”这一句总结的很到位,吉隆千年以来历史风云漫卷,官道、商道、战道与佛道四道合一,也是中国与外来文化和外来文明之间密切交流与荟萃之地。

“作为官道,吉隆曾是大唐通往天竺(今印度)的主要驿道,唐朝王玄策第三次奉使印度和尼泊尔,取道吐蕃,途经吉隆时给后人留下了记载此行的石刻碑铭。该碑比现存于拉萨大昭寺前著名的‘唐蕃会盟碑’还早165年,这是吉隆作为‘官道’最原始的记录。
作为商道,吉隆是通往尼泊尔与印度贸易活动的重要通道长达千年以上,至今已逾千年。
作为战道,则是乾隆年间福康安将军率领清军反击尼泊尔廓尔喀人入侵的古战场,吉隆沟公路往南30多公里处,就是当年擦木卡古战场的遗址,那里还残存了当年打仗的堡垒、护垣、堑壕、掩体,在吉隆镇至宗嘎镇公路右侧的一条山沟里,有一座清代时被称为‘招提壁垒’的小山,山中有条被称为‘吐尼古道’的小路,是古代吐蕃和尼泊尔之间的交通要道,也是清军反击廓尔喀军时的进军要道。
作为佛道,在8世纪应吐蕃王朝第37任赞普赤松德赞之邀,首先来西藏传播佛教的莲花生大师就是从吉隆入境的,而后9世纪古格王朝的国君益西沃力邀对藏传佛教史上影响最大的印度高僧阿底峡来阿里,阿底峡也曾在吉隆沟的乃村住过一年之久。藏传佛教噶举派第二代祖师米拉日巴,曾经长期修行的圣地查嘎达索寺,就位于吉隆沟已经干涸的隆达湖山崖的顶部,历经近千年的变迁,现在这里依然是香火十分旺盛的尼姑庵。”

吉隆小宝宝当家记
如果说吉隆十分丰厚的人文是西藏的半部史,那吉隆美丽的自然环境就是80%的西藏,是浓缩版的精华。毫不夸张的说,除了没有我心心念念的大草原,西藏其他地方有的这里都有,其他地方没有的这里也有。
一个小河谷,抬头是湛蓝如洗的苍穹、白皑皑的连绵雪峰,低头是幽深的峡谷,沟底穿行而过的是奔腾不息的吉隆藏布,一条长96公里左右的河流,一头高悬在冰雪皑皑的世界屋脊,一头低垂在四季如春的亚热带山谷......
走进吉隆镇,正值吉隆国际边贸文化旅游节,虽是边境小镇,却热闹非凡。镇上还有不少尼泊尔商客的身影,他们在中国官方免税的政策扶持下,带着尼泊尔特色的银器、佛像、唐卡等特色工艺品在小镇摆起了摊位。
(尼泊尔客商用流利的普通话介绍着他的商品)
(小镇广场独具特色的尼泊尔纱丽秀)
千言万语,如果你现在刚好想来西藏,又刚好没有时间细细品味西藏的每个地方,那么吉隆是个不错的选择!
一条吉隆沟 半部西藏史
一条吉隆沟 半个西藏美
-END-
本文为玩转西藏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玩转西藏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文章所包含的文字和图片版权均属原作者!
玩转西藏欢迎各类广告品牌合作,发邮件至113808338@qq.com获取更多信息。

▌文字:中国西藏旅游(公众号)
▌图片:中国西藏旅游(公众号)▌编辑:玩转西藏【主编:肖枫丨编辑:次卓玛拉】西藏旅行交流群开通啦!
一群热爱西藏热爱旅行的追梦者
关于西藏旅行的话题都可以在这里讨论
想入群的小伙伴可以添加管理员微信

西藏旅游政务网
http://lyfzt.xizang.gov.cn/
西藏旅游网
http://lyw.xizang.gov.cn/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商城
喜欢,那就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