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文:西藏日报 责编:曲喜龙 编辑:丁真《秘境洛扎》热线:0893-7372204
投稿邮箱:luozhaxcb@163.com
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更是推进西藏经济社会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本月21日起,西藏日报连续刊发“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重要讲话精神”评论员文章五篇,分别从坚持党的领导、确保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等方面,系统阐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深刻论述推进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理论方向和实践路径,今天与您一起分享学习。
① 坚持党的领导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重要讲话精神
西藏日报评论员
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核心力量,也是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核心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强调,“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凝聚各民族、发展各民族、繁荣各民族。”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始终从我国国情出发,不断总结历史经验,根据不同历史阶段民族工作的形势任务,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民族问题具体实践相结合,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开辟了发展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的新纪元,使少数民族的面貌、民族地区的面貌、民族关系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巨变。
新中国成立70年来,西藏在伟大祖国的怀抱里,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取得了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伟大成就。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民族工作成功的根本保证,也是各民族大团结的根本保证。我们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到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全过程,落实到方方面面的工作中。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夯实基层基础工作,使每一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富裕一方、团结一方、安定一方的坚强战斗堡垒。要大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形成推进民族团结的强大合力,加大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大力培养选拔政治上靠得住、维护民族团结、坚决反对分裂、敢于同十四世达赖集团作斗争的优秀干部,使每一名干部都成为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促进共同富裕的一面旗帜。
道路决定命运,旗帜引领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民族工作必须遵循的政治方向。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在这条道路上,我们西藏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全面推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在这条道路上,我们沿着正确的方向阔步前进,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为社会文明进步注入强大的动力。在这条道路上,西藏社会生产力不断解放和发展,全体人民向着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前进,人的全面发展不断实现。西藏各族人民在亲身经历中深刻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符合中国国情、符合西藏实际,适合时代发展要求,是西藏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巨大成功的唯一正确道路。只有这条道路而没有别的道路能引领西藏进步,增进人民福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要广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使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思想深入人心,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不断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导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我们一定要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这一正确道路是我们党处理民族关系、解决民族问题的伟大创举,坚持这一正确道路,就是坚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维护祖国统一,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坚持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坚持依法治国,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重要内容和制度保障。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我区的实施,有力地维护了祖国统一、领土完整,加强了民族团结,促进了我区发展,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断增强,彰显了强大的生命力和无比优越性。我们要坚持统一和自治相结合、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把国家的整体利益和各民族的具体利益结合起来,全面贯彻落实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大力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西藏各项事业的特殊支持、对各族干部群众的特殊关怀,进一步坚定各族干部群众在党的领导下推进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的信心决心。
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加强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学习。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坚持从政治上把握民族关系、看待民族问题,不断提高驾驭民族工作全局、解决民族问题的能力和水平。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丽西藏”的重要指示,牢牢掌握做好民族工作的锐利思想武器。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各民族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共同努力奋斗。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领导,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团结一心、砥砺奋进,就一定能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就一定能谱写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西藏篇章。(执笔 成烨)
② 确保西藏与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
——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重要讲话精神
西藏日报评论员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
“把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确保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同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民族地区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少数民族群众的特殊关怀,擘画了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的恢弘画卷,为西藏同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我们一定要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民族地区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西藏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事关全国的大局,我们必须把党中央关怀、全国支援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结合起来,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奋斗精神,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发挥自身优势,补齐各类短板,推进高质量发展,以脱贫攻坚的优异成绩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成果,向党中央和全国人民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
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推进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必须坚定不移地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边稳藏的重要论述,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牢牢把握发展这个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始终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个主题,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正确处理好“十三对关系”,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着力促进边境地区发展、共建共享美丽西藏,确保西藏与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
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我们一定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必须坚定不移地突出民生导向,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困难麻烦由政府解决、把方便实惠送给群众,切实解决好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各民族在共居共学共事共乐中交往交流交融,让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夯实各族人民大团结的物质基础和群众基础。
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我们一定要提高把“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的能力。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树牢绿色发展理念,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推进生态与旅游深度融合,鼓励农牧民兴办各种林业经济合作组织,促进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引导农牧民群众参与造林绿化、防沙治沙等生态工程建设,以生态岗位促进农牧民就业增收,让更多的群众捧上生态产业金饭碗,使西藏的蓝天碧水绿草秀林更好地造福各族人民。
把中央关怀、全国支援作为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的强大动力。历经和平解放、民主改革、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等各个历史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全国人民的无私支援和全区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下,西藏实现了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人间奇迹,全区生产总值由1959年的1.74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1477.6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是1965年的73倍和105倍。历届自治区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全区各族人民艰苦创业、团结拼搏,把一个一穷二白、封闭愚昧、黑暗落后的旧西藏变成了开放进步、美丽富饶、团结和谐的新西藏。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亲切关怀西藏人民,把西藏工作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支援力度空前。我们要化关怀为动力,大力弘扬“老西藏精神”“两路精神”,撸起袖子加油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奋力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西藏篇章。
中国梦是人民的梦,是56个民族共同的梦,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要实现的根本保证。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只要凝聚起高原各族儿女的智慧与力量,就一定能把我区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全面推向前进,就一定能与全国人民一道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执笔 成烨)
③ 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重要讲话精神
西藏日报评论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在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之所以焕发出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源自各民族有着共同的价值追求和精神依归。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奋斗历程,形成了具有强大凝聚力和非凡创造力的共有精神家园。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的重大观点,是新时代开展民族工作,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重要遵循,必须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
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为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如果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就会魂无定所、行无依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精神,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全方位贯穿、深层次融入,在做细、做深、做实上下功夫。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成为各民族群众日用而不觉的行为准则。要加强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引导全体人民自觉践行。
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之人事”,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各族人民大团结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千百年来,西藏各族人民共同生产生活,抵御外来侵略,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结成了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关系,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命运共同体。西藏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各族人民在祖国大家庭中创造的,西藏的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藏的历史是中国历史的重要篇章。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党的英明领导和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西藏各族人民始终携手并肩、团结奋斗,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呈现出了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共同的理想信念、共同的经济生活、共同的价值追求、共同的职责使命,使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繁花似锦。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西藏是中国的西藏,西藏各族人民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成员,西藏文化奔涌着中华的基因,西藏的历史和中国的历史血脉相连、不可分割。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历史认同,是300多万高原儿女的共同意志。历史和现实是最好的教科书,我们要充分发挥好教科书的作用,开展教育引导,让中华文化始终是西藏各民族的情感依托、心灵归宿和精神家园。
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中,不断创新载体和方法,做好民族团结各项具体工作。要把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和创建活动作为重要抓手,丰富内涵、创新方式、完善载体、树立导向,教育引导各族群众将精气神凝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上来,凝聚到维护祖国统一、维护社会安定、维护民族团结上来。要搞好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科学文化素质,要把加强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要牢牢把握舆论主动权和主导权,让互联网成为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大增量。
人心相聚、精神相依,根本在于价值相通、认同相一,而文化认同则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精神共同体的价值基石,是各民族团结进步的精神纽带。
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赢。面向“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共有精神家园必将为西藏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共圆伟大中国梦提供磅礴力量。(执笔 曲扎)
④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重要讲话精神
西藏日报评论员
最伟大的力量是同心合力,最牢固的基石是团结稳定。
“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旗帜,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让各民族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共享中华民族新的光荣和梦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全面分析当前我国民族工作面临的形势,明确提出新时代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总体要求和工作重点,擘画了各民族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的恢弘画卷,为做好新形势下民族工作、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聚丝成线始坚韧,溪流汇海方长流。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历史大势,是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发展方向,同时也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举措。回溯西藏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正是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指引下,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在不断加深交往交流交融中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民族团结之歌,留下了一桩桩共同团结进步的佳话,成就了一个个共同繁荣发展的伟业。做好新形势下我区民族工作,答好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时代命题,就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唱响各民族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的主旋律,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明确目标任务、坚定信心决心,让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持续巩固全区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一部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中华各民族不断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西藏在这种交往交流交融之中,汇入中华文明前进的洪流,一路奔腾而来,挣脱封建农奴制度,走上社会主义康庄大道。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各民族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上的紧密联系的广度和深度前所未有,交往交流交融的程度前所未有,我们一定要顺应新形势,不断夯实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经济基础、政治基础、思想基础,坚决反对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坚决与十四世达赖集团的分裂行径作斗争,扫清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一切障碍,让高原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
本固才能枝荣,根深才能叶茂。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关键在于凝聚人心、汇聚共识。要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全面深入持久开展起来,创新方式载体,推动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镇、进学校、进连队、进宗教活动场所等,进一步找准创建与社会心理的契合点、与民族情感的共鸣点、与群众切身利益的结合点,不断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培育人人争做民族团结维护者、促进者、模范者的社会风尚。要大力培育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典型,努力在夯基础、推典型、扩影响上下功夫,用身边的人和身边的事感召人、激励人,倡导见贤思齐,有效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激励更多先进典型在不同领域、不同单位、不同层面不断涌现。要从日常小事入手,引导各民族在共同生产生活和工作学习中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不断增进感情,营造尊重各民族文化、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社会氛围。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我们要大力支持、热情鼓励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把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加强与内地经济、文化、人员双向交流,鼓励区内群众到内地就业、内地群众到我区工作生活,鼓励各族学生同班共校、各族群众联合创业,深入推进藏汉双语互学活动,努力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让各族群众交得了知心朋友、做得了和睦邻居、结得了美满姻缘。
“事成于和睦,力量生于团结。”把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工作做细、做深、做实,使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更强大,让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优秀传统代代相传,西藏定能实现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我们定能更好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执笔 曲扎)
⑤ 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
——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重要讲话精神
西藏日报评论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指出,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确保各族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治理民族事务、开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局面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坚定不移地抓好贯彻落实。
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全面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民族事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兴旺发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兴旺发达。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是全面依法治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只有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才能解放和增强民族地区社会活力、促进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确保长治久安。只有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织密法律之网,强化法治之力,才能为民族地区事业发展提供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的制度保障,确保民族地区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
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是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保障。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的重要政治基础,加强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根本利益之所在。千百年来,西藏各族人民共同生活在这片热土上,亲如兄弟、情同手足,休戚与共、和睦相处,一起为建设我们美好的家园洒下了辛勤汗水。历史证明,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反之,民族团结遭到破坏,就会导致社会动荡、发展停滞、各族人民遭殃。西藏和平解放以来,正是因为我们不断增强和切实维护民族团结,我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才获得了大发展大繁荣,取得了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辉煌成就。民族团结是西藏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全区各族人民利益之所在。我区民族团结的大好局面与依法治藏密不可分。法治为促进民族团结提供准绳,为维护民族团结提供行为规范,为打击分裂行径提供武器,在法治轨道上处理民族事务,民族团结就有了最可靠的保障。
依法治理民族事务,要全面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健全民族工作法律法规体系,依法保障各民族合法权益,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确保各族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要坚持一视同仁、一断于法,依法妥善处理涉民族因素的案事件,保证各族公民平等享受权利、平等履行义务。要增强法治思维能力,增强法治观念,尊崇和遵守宪法法律,做到在法治之下,而不是在法治之外,更不是在法治之上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自觉在法治轨道上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依法治理民族事务就要严密防范,坚决打击一切分裂破坏活动。各种渗透颠覆破坏活动、暴力恐怖活动、民族分裂活动、宗教极端活动是民族团结、祖国统一、社会稳定的大敌。国际敌对势力、达赖集团企图通过破坏民族团结搞乱西藏,进而分裂祖国,我们一定要拿起法治武器,深入开展反分裂斗争。坚持防打结合,从思想和工作两方面抓预防,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和防风险意识,坚持“稳”字当头,树立底线思维,发扬斗争精神,以防患于未然为原则做工作,以防止出大事打基础做准备,以敢于担当落实责任为标准看干部,严密防范、坚决打击各种分裂渗透破坏活动,确保国家安全和西藏长治久安。坚决贯彻中央对达赖集团的斗争方针,积极应对“后达赖”向“达赖后”转变的重大挑战,牢牢掌握斗争主动权,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自觉与十四世达赖集团划清界限,坚决抵制达赖集团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破坏活动,确保西藏社会的和谐稳定。
我们伟大祖国是56个民族共同缔造的,中华民族的未来也要靠56个民族共同开创。只要我们依法治理民族事务,坚持依法治藏,确保各族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就能不断凝聚促团结、反分裂的社会共识,就能让民族团结之花开遍高原大地,实现西藏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执笔 米玛)
